公司常青:英美法日德公司治理的比较(企业理论经典译丛)

分类: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公司制度,
品牌: 乔纳森·查卡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0069126
·条形码:9787300069128
·包装版本:2006-0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企业理论经典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不管你是经理、员工、股东,还是顾客,都会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本书作者考察了五个最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体制。保持动力和责任之间的平衡是公司常青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强调每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制度的独特性,从而阐明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照搬另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彻底地反思本国公司治理体制是否能保持动力与责任之间的良好平衡。
作者简介乔纳森·查卡姆(Jonathan Charkham)曾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顾问。他还曾经在英国和海外很多公司治理委员会任职,包括国家健康服务机构(National HeaIth Service,1993)和住宅联盟(1994)。他还是公司治理财务委员会的成员和数家上市公司(包括Great UniversalStores PLC在内)的董事。
媒体推荐书评
就当前有关公司治理的争论而言,这本书做出了重要贡献,每一个对公
司董事会的未来形态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阿德里安·卡德伯利爵士(Adrian Cadbury)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主席》一书的作者
这本书肯定会成为比较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性著作。它为全世界
的董事和高层管理者提供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精华。
——杰伊·洛尔施(Jay Lorsch)哈佛大学商学院
本书对最主要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的评价极为精彩。
——威尔·哈顿(Will Hutton)《卫报》(Guardian)
杰出的研究……作者的分析、洞察力和历史视角使得这本书具有极强的
可读性,对于当前有关公司治理的争论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
——威尔福·艾特曼《欧洲》(European)
向所有希望自己的公司赢得国外市场的人推荐这本书。
——《皇家艺术协会期刊》(RSA Journal)
编辑推荐不管你是经理、员工、股东,还是顾客,都会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本书作者考察了五个最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体制。保持动力和责任之间的平衡是公司常青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强调每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制度的独特性,从而阐明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照搬另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彻底地反思本国公司治理体制是否能保持动力与责任之间的良好平衡。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德国
简介
背景
当前的公司治理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德国看待公司作用时,给予了股东一份利益和
一个角色。而在英美,这并不明显,股东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私人
股东,而不是经营者,并没有构成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公司和银行,它们持
有了大部分股份。它们倾向于相互理解,并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公司的经营
管理活动。它们自有办法来对管理层施加影响,并或多或少会有一点效果。
没有人能够说它们的作用应该改变或它们应变得更加活跃。
接管
也许更有意思的领域是接管。通常认为,竟标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但
是最近一两个例子表明,阻碍并非像想像中的那样不可克服。尽管如此,这
种想法还是根深蒂固,而且很少会有人去反思它。当银行本身拥有相当股份
的时候,它们不会同意那些不受欢迎的竞标。此时,它们不会只考虑从中获
取利润。因为这不仅会损害它们与所涉公司的关系,也会使它们受到媒体的
指责——尤其当收购者是外国公司的时候。此外,德国的会计账目是不透明
的。因此,一个恶意收购者只能在黑暗中行动,尽管它们有时能够欣慰地得
知,目标公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储备。同时,如上文所说,收购者将它们所
发现的目标公司的优点隐藏起来。收购者只有拥有了25%以上的股份时,才
需要宣布其份额,而且由于股票是无记名形式的,因此目标公司无法追查它
们的去向。
因此可以推测,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份被分散持有,并且银行自身所占份
额相对较少,而且收购价格远高于当时市场价格时,那么银行在试图说服客
户以获得存托股票投票权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同时还要处理许多尖锐的
利益冲突。因此,如果收购者真心想收购,并且没有卡特尔的嫌疑,那么收
购一般会成功。
市场“纪律”
免于股票市场压力或者没有接管的威胁是否有害?德国国内并不十分关
注这一问题。一段时间内始终运作不好的公司通常会受到来自于股东和银行
家的压力。
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