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精装)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儒尔·凡尔纳
基本信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4700259
·条形码:9787544700252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精装)这两部小说前后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试验的由来、从地球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大炮的发射;《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发射之后在太空中的种种历险。小说的语言生动幽默,情节奇幻惊险,充满了作者儒尔·凡尔纳的科学设想,而这些设想在以后几乎又一一得到验证和实现。凡尔纳在书中所塑造的人物有着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尊敬;作者也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用智慧和勇敢创立了科学幻想和幻想科学的小说世界,激发着人类探险的热情。
编辑推荐《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精装)编辑推荐:2005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北京时间十三点五十二分、美国太平洋时间上午十点五十二分,一艘叫做"深度撞击"的美国宇航局太空船撞击了一颗叫做"坦普尔1号"的六公里宽的彗星,一个重达三百七十二公斤的"炮弹"撞击器,以每小时三万七千零一十五公里的速度,撞击进入"坦普尔1号"彗星的岩石和冰的彗核。十五分钟之后,"深度撞击"就像它撞击的彗星一样,进入环绕太阳的轨道永远运行下去。
目录
第一章 大炮俱乐部第二章 巴比康主席的报告第三章 巴比康报告产生的强烈影响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信第五章 月球的传说第六章 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的事物和不允许相信的东西第七章 炮弹颂第八章 大炮发展史第九章 火药问题第十章 两千五百万朋友和一个敌人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第十二章 全世界行动起来第十三章 乱石岗第十四章 十字镐和镘刀第十五章 铸炮庆祝活动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大炮第十七章 一份电报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轮船上的乘客第十九章 大会第二十章 攻击与反驳第二十一章 法国人怎样摆平纠纷第二十二章 美国新公民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的望远镜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第二十六章 开炮!第二十七章 阴霾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里兰中部地区的巴尔的摩城里新成立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俱乐部。人们都应该知道,美国那帮船东、商人和机械师身上的军事才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商人,也没有受过西点的任何训练,却一脚跨过他们熟悉的柜台,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尉、上校和将军;不久之后,他们就在战略战术方面与欧洲大陆的同僚们不相上下,而且也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人力打了不少胜仗。 但是美国人胜过欧洲人,主要还是在弹道科学上。倒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达到的完美程度,而是因为它们的体积大得出奇并且具有空前远的射程。说到平射、俯射或者直射、斜射或者纵射、反射等方面,英国人、法国人、普鲁士人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可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迫击炮和美国的超级大炮一比,简直就是袖珍手枪。 这也不足为怪。与意大利人生来就精通音乐、德国人天生喜欢玄学一样,美国佬,这些世界上第一批机械师天生就是工程师。那么看到他们在弹道科学上大胆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因此,这些巨型大炮虽然远不及缝纫机那么实用,却也同样令人惊奇而且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拜。我们知道这中间有帕罗特、道格林和罗德曼等人的娜征。在美国对手面前,那些来自欧洲大陆的“阿姆斯特龙”、“巴利赛”和博利厄的“特勒德”等大炮也只能自愧不如了。 因此,在那场可怕的南北战争期间,那些炮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众国报纸狂热地吹捧着他们的发明,以至于那些街头小贩和头脑简单的市井小民也一个个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估算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弹道轨迹。 不过,一个美国人有了创意,他就会找支持这个想法的另一个美国人。凑足了三人,他们就会选举一个主席和两个秘书。有了四人,他们就任命一个档案保管员,然后办公室开始运作。有了五人,他们就召开全体大会,于是俱乐部就宣告成立了。巴尔的摩城的俱乐部就是这样成立的。第一个发明新型大炮的人与第一个铸造这门大炮的人和第一个给这门大炮打炮眼的人相互合作。他们是大炮俱乐部(书面语:“火炮俱乐部”)的核心成员。成立一个月之后,俱乐部已经拥有一千八百三十三位正式会员和三万零五百七十五位通讯会员。 凡想加入这个协会的人都得具备一个必要条件,即必须已经发明或至少改良过一门大炮;如果没有大炮,任何一种火器也可以。然而,一句话,那些发明十五响左轮手枪、旋转式卡宾枪或军刀式手枪的人并不十分受到人们的尊重。在任何情况下,大炮发明家都备受崇敬。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