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艺美术(彩图收藏版)(东瀛艺术图库)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日本工艺美术(彩图收藏版)(东瀛艺术图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艺术史,
  品牌: 叶渭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页码:13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2622269

·条形码:9787542622266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丛书名:东瀛艺术图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研究日本文学、文化、关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日本艺术之美所感动。在完成了《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化史》《日本人的美意识》等三书的写作计划和主编“日本古典名著图读书系”之后,我的心身完全融入了日本艺术美之中,抱着一种探索日本艺术的昂扬激情,急不可待地要编著一套日本艺术图库,呈献给我国读者,以共享这种艺术美的愉悦。

也许人们会问:日本艺术美在哪里?日本艺术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魅力?

翻开这套“东流艺术图库”,日本艺术之美就会从简单的文字里明晰地透露出来,就会从多彩的图片中形象地映现出来。无论是从日本建筑、绘画、工艺美术,还是从日本文学、戏剧;都可以发现在它们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将根深深地扎在岛国的土壤中,在外来的新 风吹拂下绽开古朴美的花。它们的美,既来处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之果,明显地表现出日本民族艺术的特质。

作者简介叶渭渠,1929年生,广东东莞人。1956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院大学、京都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和横滨市立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学史》、《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二十世纪外国经典作家传记·川端康成传》散文集《樱园拾叶》《扶桑掇琐》、《雪国的诱惑》、与唐月梅合著《日本文学史》(全四卷六册)、《日本文学简史》、《20世纪日本文学史》、《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等,并译有《雪国》、《伊豆的舞女》、《睡美人》等,主编有《川端康成文集》、《大江健三郎作品集》等。

媒体推荐书评

日本艺术之美,既来自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之果——这就是日本民族艺术的特质。

编辑推荐本书是一部历代日本工艺美术的荟萃,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通过本书中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你也可以了解日本民族艺术的特质,那就是既来自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目录

概说

绳文·弥生·古坟时代

飞鸟·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绳文·弥生·古坟时代是日本原始工艺美术的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所谓

原始工艺美术,主要是指当时用石、土、木、兽类的骨、角、牙等原材料制

作的粗糙工艺、粘土的雕塑、金属的雕刻纹样等工艺技术,它们在素朴中展

现粗壮的工艺美。日本原始工艺美术的产生,是根植于日本的风土以及由这

些风土育成的原始狩猎、渔捞和农耕文化,其根底就是从原始咒术文化与原

始的劳动开始的。当时未开化人由于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他们是企图通过

下咒术来实现他们最原始的本能欲求,即渔猎丰饶、求生克死、灵魂救济等

。当时用于咒术的石宝器,虽然粗糙简陋,却已含有咒术的要素,给人一种

神圣的感觉。从远古开始,石器、土器的工艺造型,多表现人、马、船的形

状,这是当时狩猎、渔捞和农耕生活的直接反映。这些都是日本风土培育出

来的一种特异的性格。

石器雕琢工艺在绳文·弥生时代已开始,说明当时已具备雕琢的利器,

比如石刃、削器、尖头器等相关工具。在发掘的绳文时代的石雕中,有线雕

的小石偶,还有爱媛县上浮穴郡美川村上黑岩出土的(《原始女性像》,用

线雕的办法,雕刻了毛发中垂下的两个乳房,似乎象征女性。这是迄今发现

的最早石雕之一。

P1

插图

日本工艺美术(彩图收藏版)(东瀛艺术图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