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世纪苦魂(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王国维:世纪苦魂(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夏中义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7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1100655

·条形码:978730110065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它着重探索王国维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揭示了王国维作为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和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为何师承叔本华,又如何在师承西方大师的基础上,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艺术美学的,进而深究,从本世纪初至今,学界为何迟迟没有对上述的关系做出系统的剖析,王国维美学在身后屡遭冷遇与曲解,犹如“宿命”。

本书实为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因为从美学上看,王国维是身兼二职:既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堪称“创世纪”。但所有这一切,是王国维在20世纪初便基本完成的。当时王国维正年轻,其灵魂正经历着青春期所特有的忧生之苦。可以说,忧生之苦既是王国维师承叔本华哲学的心理动因,同时也是王国维所再创的人本一艺术美学之魂。故,书名为《王国维:世纪苦魂》,本书重在探讨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的关系。

媒体推荐书评

这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它着重探索王国维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揭示了王国维作为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和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为何师承叔本华,又如何在师承西方大师的基础上,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艺术美学的,进而深究,从本世纪初至今,学界为何迟迟没有对上述的关系做出系统的剖析,王国维美学在身后屡遭冷遇与曲解,犹如“宿命”。

编辑推荐这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它着重探索王国维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揭示了王国维作为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和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为何师承叔本华,又如何在师承西方大师的基础上,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艺术美学的,进而深究,从本世纪初至今,学界为何迟迟没有对上述的关系做出系统的剖析,王国维美学在身后屡遭冷遇与曲解,犹如“宿命”。

目录

小引

内篇

第一章: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思辨基点源自叔本华

第一节:"天才说"

第二节:"无用说"

第三节:"古雅说"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天才说”是王国维的审美一艺术主体论。

王国维眼中的“天才”实有双重身份。首先,“天才”是审美力与艺术

造型技能的人格表征,即只有“天才”才具备审美力与艺术技能。因为在他

看来,芸芸众生皆被人生欲念之不足而引起的苦痛所压倒,因而,他们惯于

以直接或间接的功利眼光来打量世界万物。假如不用势利眼,而以审美目光

来观物,“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人类之言语动作,悲欢啼笑

,孰非美之对象乎?”王国维以为不行。他说:“然此物既与吾人有利害之

关系,而吾人欲强离其关系而观之,自非天才,岂易及此?于是天才者出,

以其所观于自然人生者复现之于美术(即艺术——引者)中,而使中智以下之

人,亦因其物之与己无关系,而超然于利害之外。”“故美术之为物,欲者

不观,观者不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

关系也。”

有趣的是,王国维没有读过马克思,但他通过审美与功利之比较来界定

“天才”的内涵,不禁使人想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将人类把握

世界的精神方式分成“科学”、“艺术”、“宗教”与“实践一精神”四类

这一精辟思想。因为王国维审美一艺术的非功利性及其实践的功利性之观点

,似与马克思有不谋而合之妙。也正因为王国维认定旨在实现或满足人生欲

念的实践皆具功利性,故他又把人类眼光(即精神活动方式)分为“政治家之

眼”与“诗人之眼”:“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

而观之。”绝对地说“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诚然不确,但我猜王国

维本意,大概是想强调政治家往往着眼于现存秩序的巩固或变动,而无暇像

诗人那样超越人事功利,而对宇宙人生作审美俯瞰吧?此为“天才”含义之

一。

王国维“天才”还有另层意思:将“天才”奉为卓绝大师的代名词。譬

如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国维就以为:“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

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

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遇也。”显然,这已不是从人类精神方式

的类别即美学原理层面来界定“天才”,而是落实到艺术美学层面来界定“

天才”了。这似乎说,并非所有能摇笔杆的迁客骚人皆为“天才”,而只有

少数仰首一赋,“遂关千古登临之口”的巨匠才无愧为“天才”。P008-00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