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新论/电影学书系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影视艺术新论/电影学书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影视,影视艺术理论,
  品牌: 张凤铸等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页码:37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

·ISBN:7810048880

·条形码:978781004888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影视艺术新论》乃融电影、电视艺术为一体进行的新论述。为阅读方便,分“电影篇”和“电视篇”。全书有分有合,各有侧重,观点新颖,论点鲜明,是作者经过长时间酝酿和积累之作;也是一些博士生导师、博士、硕士和从事影视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新老学者们呕心沥血之作,饶有新意。

传统的电影或电视理论著作,多是影视分开,泾渭分明,单独成书的,而此书将影视艺术现象和规律合写成一部理论著作。这种探索,是有其合理成分的。

本书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新意、有深度,资料详实、论述到位,观点新颖、有虚有实,史论结合,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电影学研究生和文科生的必读物,也是广播电视艺术家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前言(代序)

电影篇

第一章电影先驱人物论

一、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梅里爱

二、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三、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

四、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五、现代电影之父——奥逊.威尔斯

六、中国电影先驱——张石川、郑正秋

第二章中国电影的草创、发展论

一、艺术和科学的结晶

二、中国电影的萌芽

1外片的舶华

2摄制国产戏曲纪录短片

3早期进步电影和沈钧儒的影评

4鸳鸯蝴蝶派电影充斥市场

三、鲁迅与电影

四、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的兴起

1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

2左翼电影运动的功绩

第三章电影成熟、兴旺时期论

一、电影的成熟和兴旺

二、戏剧化电影观念的兴盛

三、写实主义思潮的兴起

1写实主义传统在战后的勃兴

2巴赞的理论主张

3克拉考尔的理论表述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崛起

四、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电影

1现代派哲学思潮

2弗洛依德学说和存在主义

3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

五、高科技电影的崛起

第四章蒙太奇新论

一、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二、蒙太奇与视听注意机制

三、蒙太奇的本质及其界说

1蒙太奇的本质

2蒙太奇是电影时空的结构方法

四、蒙太奇的诸种形式

1总体蒙太奇

2纵向蒙太奇

3横向蒙太奇

4剪辑

第五章长镜头和空镜头论

一、长镜头的产生

1声音进入电影,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

2移动摄影,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

3变焦距镜头,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

二、长镜头的效能

1再现空间原貌,保持场景真实

2渲染烘托人物情绪和环境气氛

三、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四、中国的长镜头探索

五、值得关注的空镜头

六、“十七年电影”空镜运用的特征

1环境交代

2时空过渡

3外化人物的内心感受

七、新时期空镜运用的艺术特征

1新时期空镜头的形式特征

2新时期空镜头对主题化空间的凸现

3新时期空镜头的间离效果

4空镜头的审美价值

第六章现代科技革命与电影艺术关系论

一、电影的诞生和四次变革

二、现代科技革命给电影带来的挑战

三、电影与文化渗透

四、当代电影艺术价值的迷乱

1过于迷恋技术,艺术追求退居其次

2邪恶冲动取代了理性,感官刺激取代了艺术升华

3图像的泛滥使艺术更明晰也更表象

电视篇

第七章中国电视剧发展论(上)

一、电视剧是新兴的荧光屏上的剧种

二、中国电视剧的初创期(1958—1966年)

三、中国电视剧的停滞期(1967—1977年)

四、中国电视剧的恢复期(1978—1981年)

五、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期(1982—1989年)

六、中国电视剧的成熟期(1990—现在)

第八章中国电视剧发展论(下)

一、名著改编电视剧

1《武松》先行和《水浒传》(43集)压轴

2前后《西游记》蜚声中外

3《红楼梦》荣获“飞天奖”的特别奖

4《三国演义》改编、制作的成功与不足

二、单本剧和短篇电视剧

1《新岸》和《有一个青年》

2《女记者的画外音》和《新闻启示录》

3《希波克拉底誓言》

4《秋白之死》、《丹姨》等

三、惊人的电视剧数量和亟待提高的质量

四、提倡短剧和单本剧

五、增强电视剧中的声音表现力

1声画珠联璧合是审美需要

2语言、音乐、音响浑然一体

第九章电视纪录片的群体创作论

一、南北两个创作群体的比较研究

1历史的立体档案

2现实的文献笔记

3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二、第一个每日播出的纪录片栏目《生活空间》

1《生活空间》怎样讲故事

2访陈虻:《生活空间》栏目的管理

三、《京城百姓家》的方向性启示

1“淡淡的哀愁”

2“逆境中的乐观”

3“多一些明朗的阳光”

四、结语

第十章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论

一、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文化属性

1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广义外延

2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流行歌曲

3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归属

二、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嬗变轨迹

1从反映客体到展现主体:理论观念的突破

2从群体观念到个人意识:演唱形式的变换

3由刚而柔:美学风格的嬗变

4流行与变化:心态与精神的更替演进

三、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文化美学评估

1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多层次文化美学功能

2新时期电视流行歌曲的进一步审视

3结语:高扬健康的人文精神是中心议题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