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小说林(文化生活译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悠游小说林(文化生活译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小说,
  品牌: 安贝托·艾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16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108022842

·条形码:978710802284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文化生活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悠游小说林》:“来与我共同漫步,一起穿过这多汁多叶的叙事之林吧……”有了我们的游伴或导游安贝托·艾柯,谁又能拒绝这样的邀请?在这本趣味盎然的书里,我们将和他一起去探索小说形式和手法的复杂与吊诡。艾柯用一个小说家的技巧将我们诱入其中,让我们成为他的合作者,一同创造他的文本,或一同调查小说的一些最基本的机制。一个文本怎样发出寻找理想读者的信号?它又怎样通过它的风格和声音,来为作者找到舞台上的位置呢?“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之间关系如何?叙事又是怎样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迷失于其深不可测的空间之中?艾柯将枯燥的、令人望而却步的符号学和叙事学变成了一种智力的游戏和知识的愉悦,并慷慨地与我们分享他作为一个读者的秘密—从童话到福楼拜,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从乔伊斯到普鲁斯特,从伊安·弗莱明到米奇·斯皮兰和《卡萨布兰卡》,当然还有他最喜爱的文本之一—奈瓦尔的《西尔薇》,其阅读之广泛令人惊叹。作为一个著名的“模范作者”和充满热情的“模范读者”,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地热爱小说,怎样一再地迷失于叙事之林,并且说,为了成为荣誉公民,我们必须是老练敏锐的读者。

作者简介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 ),著名符号学家、作家,现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如中世纪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阐释学研究和美学研究等。撰写过多部著作,包括《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符号学理论"、《诠释与过度诠释》、《读者的角色》、《开放的文本》等,同时他还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畅销小说有《玫瑰之名》、《傅科摆》和《昨日之岛》等。近期出版了小说新作《鲍多里诺》。

媒体推荐书评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悠游小说林》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

编辑推荐《悠游小说林》是是由意大利符号学家、哲学家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书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目录

第一章 踏入丛林

第二章 洛瓦西之林

第三章 林中徘徊

第四章 可能之林

第五章 萨尔瓦多尼路奇案

第六章 小说议定书

注释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要以唤醒对伊塔诺·卡尔维诺的记忆来开始我的演说,八年前他也曾

被邀请来这里进行六场演讲,但他生命仅剩的时间只够写完其中五篇讲稿。

然而我现在唤起他的名字,却并不只为表达对一个已故老友的情谊,还因为

他是那部《寒冬夜行人》的作者,因为他在这部小说中对读者的强调,更因

为我的讲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卡尔维诺的这部小说在意大利发表的同年,我自己的一本书也出版了。

其实这本原题为《童话中的读者》(Lector inFabula)的书的题目只有一半

与其英文版译名《读者的角色》(Roles of the Reader)相契合。因为如果

直译成英文,这个题目将难以达意。这是由于,在意大利语当中,有一个叫

童话中的大灰狼(1upus in fabula)的俗语,相当于英文中的speak of the

devil,意思是人们正在谈论的人忽然不期而至。不过,这意大利俗语说的

是出现在所有童话中的大灰狼,而我指的却是读者。事实上童话里出现的不

只是大灰狼,有时候你甚至会发现食人妖之类。但对一个故事而言,读者是

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指讲故事的过程,更是指故事本身。

今天的读者拿我的《读者的角色》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相比,

可能会觉得我的书是对他的小说的一种回应。但事实上,这两本书几乎是在

同一时间完成的,我们对彼此的工作互不知情,虽然我们长久以来脑中都萦

绕着同样的问题。当卡尔维诺把书寄给我的时候,他肯定也收到了我的,因

为在献词页他写道:“给安贝托:读者在上游,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下游。

”(A Utuberto:superior slabat lupus,longeque inferior Italo

Calvino)这一引用一定是从费德鲁斯④狼和小羊的童话里得来的(大灰狼在

上游,小羊在下游)。卡尔维诺显然是在暗指我的书名。但“在下游”这一

既可以代表“在河的下游”,也可以理解成“卑微”、“渺小”的用语却带

着些模棱两可的指涉。如果“读者”只有字面的意思,也就是指我的书名,

则卡尔维诺要么是嘲讽地选择了一个谦卑的角色,要么是骄傲地选择了正面

的羊的角色,而把邪恶大灰狼的位置留给理论家。但,如果考虑到“大灰狼

”的隐喻,即是指读者,卡尔维诺则是在郑重地作出声明,并向读者的角色

致敬。

也为了向卡尔维诺致敬,我要把我讲座的起点定在卡尔维诺的讲稿“未

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第二篇上。这篇“备忘录”是献给叙事的简练的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