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抗日战争,
品牌: 王秀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6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992407
·条形码:9787801992406
·包装版本: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为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总结和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振兴,我们撰写这本《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以作为我们的献礼。
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奋战,进行了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正义之战,最后打败了猖獗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最后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不朽篇章,是一段不应忘记、永远震撼中华儿女心灵的历史。
媒体推荐书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100种重点图书。
局部抗战的兴起,全国性抗战的爆发,相持阶段前期两个战场的作战,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前后的中国战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中的中国战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编辑推荐本书是为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总结和宣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是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读本。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局部抗战的兴起/ 1
一、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
二、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 /12
三、东北沦陷与东北人民的英勇斗争 /26
四、长城抗战和察哈尔抗战 /44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章 局部抗战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争夺殖民地,谋求世界霸权,大举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经过战争浩劫而更加贫困的世界各国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日益觉醒,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进一步加强。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波及工业、农业等各个经济部门,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剧烈震荡下,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各国的革命运动出现新的高涨。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化对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各国采取的办法也不同。在英、美等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实行经济改良政策来摆脱危机。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完全抛弃了资本主义仅有的一点民主形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大肆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最富掠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大行其道。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复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势力的膨胀,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特别是20年代末的大危机,是国际法西斯主义势力得以崛起的重要条件。
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象征暴力和强权。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政治思潮。法西斯政权是一种公开实行暴力统治的金融资本专政的形式,集中反映了金融寡头集团独裁统治的要求。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政权的出现,不是资产阶级政府的一般更.迭现象,而是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形式演变为公开实行恐怖专政的独裁制国家形式的标志。法西斯政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反革命暴力政权。
法西斯主义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兴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