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移动通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电子与通信,移动通信,
  品牌: 吴伟陵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50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12100867X

·条形码:9787121008672

·包装版本:2005-0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以目前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总结移动通信中共同的客观规律、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从移动通信技术的3项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性(数量)、可靠性(质量)和安全性出发,从物理层、网络层和网络规划层3个层次全面、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原理。其内容包含4个方面:基本物理层技术(第2-8章),主要介绍较成熟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多址与扩频、信尖编码、鉴权与加密、调制与信道编码、分集接收与均衡;高级物理层技术(第9-13章),主要针对高速率、宽频带多媒体业务和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物理层关键技术:OFDM、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空间编码与MIMO,以及链路处适应技术等;网络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络结构与组成、网络运行中呼叫、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内容由浅入深、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举,以供不同层次讲授需求。本书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供读者作习题和自我检查用。

本书可作为大学信息与通信及相关领域硕士生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性分析都分内容)教材,还可以作为博士生参考教材(主要以本书中定量分析部分内容和新技术内容)。对于人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主要技术参考书。

作者简介吴伟陵,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级奖励两次、部级奖励三次,近年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5项,教材与专著3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通信原理》。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

牛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已发表论文数十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迭代信道编码、MIMO信号处理与空时编码等,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高速信息网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链路技术研究”等。

编辑推荐本书是以目前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总结移动通信中共同的客观规律、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从移动通信技术的3项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性(数量)、可靠性(质量)和安全性出发,从物理层、网络层和网络规划层3个层次全面、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原理。其内容包含4个方面:基本物理层技术(第2-8章),主要介绍较成熟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多址与扩频、信尖编码、鉴权与加密、调制与信道编码、分集接收与均衡;高级物理层技术(第9-13章),主要针对高速率、宽频带多媒体业务和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物理层关键技术:OFDM、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空间编码与MIMO,以及链路处适应技术等;网络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络结构与组成、网络运行中呼叫、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内容由浅入深、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举,以供不同层次讲授需求。本书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供读者作习题和自我检查用。

本书可作为大学信息与通信及相关领域硕士生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性分析都分内容)教材,还可以作为博士生参考教材(主要以本书中定量分析部分内容和新技术内容)。对于人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主要技术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4 关于本书的内容与安排

1.5 本章小结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