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生理学(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系列教材)

分类: 图书,医学,基础医学,人体形态学,
品牌: 孙久荣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301074069
·条形码:978730107406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系列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学习和参考国内外众多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教材和专著后,结合作者30年的经验和教训编写的。内容涵盖了神经系统的进化和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细胞构筑和化学构筑,并结合功能介绍部分病理和可塑性。重点介绍了神经元种类、核团的分布、纤维的走行和主要神经递质。在本书的编写中,作者力求做到结构与功能结合,辅以相应的实习和实验,有利于学习对神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和理解。
神经解剖生理学是神经科学的基础,本书可作为神经科学的专业教材,生命科学和医科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1章神经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方法学的革新和学术争论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
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实习:学习Nissl和weigert染色法
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的外部形态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脊髓的形态结构
三、延脑的形态结构
四、桥脑的形态结构
五、中脑的形态结构
六、小脑的形态结构
七、间脑的形态结构
八、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
实习:脑外部形态的观测
第3章神经细胞
一、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三、神经纤维
实习:动作电位的记录和传导速度的测量
第4章突触
一、突触的结构
二、突触的类型
三、化学突触的传递
四、突触的整合作用
五、突触的可塑性
实习:观测神经一肌肉间信息的传递
第5章神经系统的进化
一、原生动物门
二、海绵动物门
三、腔肠动物门
四、扁形动物门
五、环节动物门
六、节肢动物门
七、脊索动物门
实习:解剖并比较处于不同进化地位动物的脑
第6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一、从受精卵到神经板的发育
二、神经细胞的发育
三、脊髓的发育
四、脑的发育
五、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六、神经干细胞
七、后天刺激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实习:观测鸡胚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7章脊髓
一、脊髓的纵面观
二、脊髓的横面观
三、脊髓的核团
四、脊髓的板层结构
五、脊髓白质内传导束
六、脊髓的功能
实习:脊髓的结构和背、腹根的作用
第8章延脑
一、从脊髓到延脑
二、延脑的内部结构
三、延脑的机能
实习:延脑的结构和功能
第9章桥脑
一、从延脑到桥脑
二、桥脑的内部结构
三、桥脑的机能
实习:桥脑的结构和机能
第10章中脑
一、从桥脑到中脑
二、中脑的内部结构
三、中脑的机能
实习:中脑的结构和机能
第11章脑干网状结构
一、网状结构的神经元
二、网状结构的核团
三、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
四、网状结构的机能
实习:网状结构的核团和家兔去大脑僵直
第12章间脑(I)上丘脑、丘脑和后丘脑
一、上丘脑的结构和功能
二、丘脑的结构和机能
三、后丘脑的结构和机能
实习:间脑的结构和丘脑诱发电位
第13章间脑(Ⅱ)下丘脑
一、下丘脑的结构
二、下丘脑的机能
实习:下丘脑的结构及其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第14章小脑
一、小脑的内部结构
二、小脑的纤维联系
三、小脑的机能
实习:小脑的结构和损伤小脑对家鸽运动行为的影响
第15章基底神经节和底丘脑
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
二、底丘脑
三、纹状体的环路联系
四、纹状体对运动的调节
五、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运动障碍
实习: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第16章大脑皮层
一、大脑皮层的细胞构筑
二、大脑皮层的分层
三、大脑皮层的分型
四、大脑皮层的分区
五、大脑皮层功能的柱状结构
六、大脑皮层的纤维联系
七、大脑皮层的功能
八、脑的不对称性
实习:观测人脑结构和家兔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
第17章边缘系统
一、边缘叶和边缘系统
二、边缘系统的主要结构
三、边缘系统的纤维联系
四、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
实习: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18章嗅脑
一、嗅脑的主要结构
二、嗅觉的传人通路
三、嗅觉机制的研究
实习:嗅脑结构和嗅觉感受器电位
第19章脑的化学构筑
一、乙酰胆碱
二、单胺类神经递质
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四、脑肠肽
五、下丘脑调节肽
六、神经垂体肽
七、内阿片肽
实习:ACh的发现和生物学检测
第20章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内脏功能的中枢调控
四、主要的内脏反射
实习:植物性神经系统外周通路的确定
第21章脑的血氧供应和屏障
一、脑的血管系统
二、脑脊膜
三、脑脊液
四、脑屏障
五、围脑室器官
实习:观测家兔脑血管系统
简写字母表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神经系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复杂、最精细的体系。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通过100万亿个突触(接点)连接成神经网络。至今人们对脑内许多结构和功能尚处在“原则认识、具体不清”的状态。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始终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预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心将在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J.D.watson宣称“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国际脑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IBRO)把21世纪作为“脑的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J.C.Eccles曾经预言,世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伟大的科学家来研究脑。美国免疫学家,198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arul BenaceI_raf在“致2l世纪的中国青少年”的文章中写到:“如果我有机会获得另一次生命,作为21世纪的科学家,我一定研究大脑,探索意识、推理、逻辑和记忆的机理,并且力图掌握这个经过进化的奇妙‘机器’是怎样研究自己、怎样理解世界与现实的。这是最后的挑战,就看你们敢不敢为之投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的光荣和利益
解决这些问题。”
神经解剖生理学是神经科学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本教材是在学习和参考国内外众多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教材后,结合编者30年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编写的。教材中结合生理学功能阐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并安排部分相关的教学实习。这样有利于读者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和理解。在此感谢蔡益鹏先生对我的教诲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并特别感谢第四军医大学李继硕先生的教诲和抬爱(是李先生提高了编者对神经科学教学的认识)。本教材的内容涵盖神经系统的进化和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脑和脊髓的细胞和化学构筑、脑和脊髓的功能、病变和可塑性,重点介绍脑内神经元的种类、核团的分布、纤维的走行、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及其功能。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着重对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和概括,并适当增加了神经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力求做到文图并茂、材料系统,献给读者一套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神经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虑到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神经系统的英文专业名词,在文中加以介绍。
书中的许多插图是笔者参考或引自下列前辈、同行和朋友的工作,他们是谭湘陵、罗晓星、Suga H.,左仰贤、许崇任、孟庆闻、蔡文琴、李继硕、楚宪襄、李云庆、郭光文、朱长庚、Cuello A.C.,姚志彬、蒋文华、徐群渊、于恩华、周丽华、董云祥、李宽娅,Carpenter M.B.等,在此一并深表感谢。同时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陈小红女士,是她的热情帮助和辛劳才使得本书得以出版。
时间和学识有限,本教材中定有不尽人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赐教,谢谢。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