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木耳白背木耳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黄背木耳白背木耳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科技,农业林业,园艺,蔬菜园艺,
  品牌: 王波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43924943

·条形码:9787543924949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易于干燥贮藏,主要以干耳形式销售。困栽培简便,产量高,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已成为农村致富的优势项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作者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黄背木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收集各地的先进生产经验,编成此书。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制种技术、栽培管理、采收与加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可供科研、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参考。

编辑推荐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制种技术、栽培管理、采收与加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是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的最好的参考书籍之一。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慨述/1

二、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3

(一)分类地位/3

(二)形态特征/3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一、概 述

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黄背木耳耳片大、厚、质地柔软,色深,表面光滑。白背木耳耳 片大、厚,柔软,干后表面黑色且有光泽,光滑,背面绒毛层浓 密且长,为白色,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

黄背木耳菌种于1982年从日本引进到成都,经四川科技人员栽培出耳,并分离纯化出菌种。四川农科院食用菌开 发研究中心科技人员对菌种分离、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以 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行推广应用。因其栽 培原料来源广,栽培简便,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等优点, 很快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生产量逐年增加,到了20 世纪80年代末,年生产量达到l亿余袋,产干耳1.2万余吨。 以后生产量一直保持在此水平,成为四川仅次于平菇的第二 大食用菌,其生产量居全国首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黄背 木耳的生产巳推广到全国各地,如河南鲁山等地已大面积栽 培,年生产量也达到上亿袋,成为全国第二大黄背木耳生产 基地。 白背木耳耳片表面黑色且发亮,背面绒毛浓而密,为白色,是毛木耳中的优质产品,也是我国主要毛木耳出口产品。 白背木耳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福建,其他地区很少栽培。白 背木耳的生产除与品种有关外,主要是要人为创造一个良好 的生长环境条件。如果条件不适宜,生产出来的木耳产品就 不是白背木耳,而是黄背木耳或褐背木耳等。由于白背木耳 对栽培管理的条件控制的要求较严格,有一定的难度,故在 全国推广应用面积不大。但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产品, 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主要以干耳出售,不需要采收后马上销售,且干燥方便,可避开卖鲜耳难的问题。生产者可将 每次采收下来的耳片晒干贮存,待价而沽,以期获得较好的 效益。因此,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特别适宜在远离城市的地 区和边远山区生产。在四川的偏远农村,已把黄背木耳的生 产作为一种主要创收的种植业,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基地 县、镇和村等。一般每户的生产量,少则5 000~10 ooO袋,多 则5~6万袋,有的年生产量甚至可达10万余袋。种植1万 袋可收入0.6~0.8万元,效益显著,而且收入较稳定,因此, 发展黄背木耳是农村致富的优势项目。白背木耳有着较好 的外销市场,也是很有开发前景的产品,可大面积推广。

种植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后的下脚料,还可用于生产双孢蘑菇、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使原料得到充分有效地利 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