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最后的天堂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 红杏

基本信息·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1541671

·条形码:978750154167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叫做红杏的女人在三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游历故事。红杏是个神奇的女子,不知是前生的呼唤还是今生的昭示,这片美丽而苍茫的土地似乎与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这是她写给玉树的一封“情书”。红杏舍弃了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选择了没有目的的行走,没有结果的旅程。她几乎一年至少一次到玉树,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用她超群的摄影技能,把她的“情人”展露给世人。巍峨的寺庙、神秘的转世活佛、荒袤的可可西里、剽悍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在红杏的笔下和镜头前栩栩如生。在那里,她度过了无数次生死关口,结交下了数不清的生死弟兄,被虔诚的佛教徒认定为“自生空行母”,也走进了质朴淳厚的藏族同胞的心灵。

充满诱惑的雪域高原是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到那里去创作是每个摄影师的梦想。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区、世界第三极可可西里……有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艰难地在那里跋涉。她是一个来自遥远的京城的寻梦人,一个用镜头、用笔、更用心灵记录这一切的人——红杏。单看她的样子,你很难发现她是一个有如此多丰富经历的人,更看不出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摄影女硕士之一。

红杏十几次深入藏区,上至活佛、下至牧民,结交了很多藏族朋友,她说她将来的归宿也许是在藏区的某个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她才能活在真实里。

玉树,是红杏这位拿着照相机走马行川雪海边的奇女子最喜欢的地方。从她第一次到玉树拍摄,就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深深震撼了。她近乎像一个久久迷路、终于找到家的孩子,热切地扑向那片遥远而纯粹的土地。红杏说那是她寻梦良久的地方,是她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属地。以后每年红杏都至少去一次玉树,去看望康国寺的活佛以及倚寺而居的前买村28户村民,还有玉树的朋友们。她的到来总是给很多人带来欢乐,使很多从未照过相的藏族人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也使一些无力上学的孩子走进了校门,更通过她的相机和手中的笔,使玉树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更多的内地及海外人士所知……

也许一切皆有缘分,红杏在玉树不仅找到了“家”,而且被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法王和活佛认定为“空行母”,并被任命为康国尼姑寺的主持和尕朵觉悟神山旅游宣传形象大使……红杏很珍视这份前世今生的缘分,并将她对玉树那难以形容的情愫转为对生活在那里质朴纯真的藏民日常生命的关爱。

红杏说有时候想念固定的一群人,同时又被那群人经常地想起,那感觉是很让人感动的。她已7次到过这个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神奇地方,一本记录了她每一个亲身经历的新书《最后的天堂——一个女摄影家写给玉树的情书》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红杏说玉树是她心中最美丽的天堂,“爱那个地方,就像爱我的情人;想那个地方,就像想我的家人;去那个地方,是去见那些也同样爱我,想我的康巴人。想念玉树,和玉树所有的人,所有的牦牛,所有的石头……。”她把这一切都转变为一封封美丽的情书,希望她心中的天堂能读到她对它深情的爱恋。

作者简介红杏,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硕士,人文地理摄影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雪域社会救助发展中心常务理事,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尕朵觉悟神山”,旅游宣传形象大使,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视觉总监,天像视业文化公司艺术总监。纪录片《祈福》编导、撰稿,纪录片《我家的阿尼》编撰稿、摄像。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叫做红杏的女人在三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游历故事。红杏是个神奇的女子,不知是前生的呼唤还是今生的昭示,这片美丽而苍茫的土地似乎与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这是她写给玉树的一封“情书”。红杏舍弃了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选择了没有目的的行走,没有结果的旅程。她几乎一年至少一次到玉树,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用她超群的摄影技能,把她的“情人”展露给世人。巍峨的寺庙、神秘的转世活佛、荒袤的可可西里、剽悍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在红杏的笔下和镜头前栩栩如生。在那里,她度过了无数次生死关口,结交下了数不清的生死弟兄,被虔诚的佛教徒认定为“自生空行母”,也走进了质朴淳厚的藏族同胞的心灵。

充满诱惑的雪域高原是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到那里去创作是每个摄影师的梦想。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区、世界第三极可可西里……有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艰难地在那里跋涉。她是一个来自遥远的京城的寻梦人,一个用镜头、用笔、更用心灵记录这一切的人——红杏。单看她的样子,你很难发现她是一个有如此多丰富经历的人,更看不出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摄影女硕士之一。

红杏十几次深入藏区,上至活佛、下至牧民,结交了很多藏族朋友,她说她将来的归宿也许是在藏区的某个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她才能活在真实里。

玉树,是红杏这位拿着照相机走马行川雪海边的奇女子最喜欢的地方。从她第一次到玉树拍摄,就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深深震撼了。她近乎像一个久久迷路、终于找到家的孩子,热切地扑向那片遥远而纯粹的土地。红杏说那是她寻梦良久的地方,是她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属地。以后每年红杏都至少去一次玉树,去看望康国寺的活佛以及倚寺而居的前买村28户村民,还有玉树的朋友们。她的到来总是给很多人带来欢乐,使很多从未照过相的藏族人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也使一些无力上学的孩子走进了校门,更通过她的相机和手中的笔,使玉树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更多的内地及海外人士所知……

也许一切皆有缘分,红杏在玉树不仅找到了“家”,而且被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法王和活佛认定为“空行母”,并被任命为康国尼姑寺的主持和尕朵觉悟神山旅游宣传形象大使……红杏很珍视这份前世今生的缘分,并将她对玉树那难以形容的情愫转为对生活在那里质朴纯真的藏民日常生命的关爱。

红杏说有时候想念固定的一群人,同时又被那群人经常地想起,那感觉是很让人感动的。她已7次到过这个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神奇地方,一本记录了她每一个亲身经历的新书《最后的天堂——一个女摄影家写给玉树的情书》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红杏说玉树是她心中最美丽的天堂,“爱那个地方,就像爱我的情人;想那个地方,就像想我的家人;去那个地方,是去见那些也同样爱我,想我的康巴人。想念玉树,和玉树所有的人,所有的牦牛,所有的石头……。”她把这一切都转变为一封封美丽的情书,希望她心中的天堂能读到她对它深情的爱恋。

目录

第一篇 认识玉树

1988年:兰州——西宁——歇武乡——结古镇——隆保滩——结隆乡——玉树军分区

玛多是个“门坎儿”

巴颜喀拉山的那丝红云

首次领略神奇的藏药

赛马会上的一景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最后的天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