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第三版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名家谈经济,
品牌: 布雷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300053432
·条形码:9787300053431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集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现代经济学思想简史,通过讲述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到保罗·萨缪尔森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12位经济学巨匠的生平,向读者展示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本书重点讨论了现代经济政策之争以及从事经济学这门“沉闷的科学”的快乐和诱惑。本书内容丰富,令人称道。阅读本书能充分领略12位经济学大师的学术思想,也充分证明,作者本身就是称职的学者。
媒体推荐前言
威廉·布雷特和罗杰·L·兰塞姆坚信,严谨的经济思想对于制定和理解经济政策非常重要。如果他们是对的(我相信这一点),那么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即有责任感的公民不仅要理解那些经济分析所得出的不十分完善的结论,而且还要理解得出这些结论所需的一些推理和阐述。因为经济学不是死板的学问,所以这种理解是理性的政策探讨的一个必要基础。所有这些听起来都是显而易见的,但至少有三个根深蒂固的、普遍存在的误区会妨碍对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
首先,最不重要的一个误区是一种很自然的倾向,即专业经济学家之间的相互评论——他们关注圈内的一些优秀观点,进而追求他们自身理论的尽善尽美。而这种追求是为理论而理论的,所得出的是大胆的假设、艺术家般的技巧,和与现实经济决策之间很少有联系的结论。我说这种倾向是自然的,是因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会努力给行业协会的领导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经济权威们为什么不像社会公众对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那样抬举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呢?]我说这种倾向不很重要,是因为还有很多专业经济学家对日常经济生活和经济政策感兴趣,并且准备把他们的专业能力投入这些领域。只要这些人存在,那些盛行的追求技巧的浮华之风就只会使人们保持敏锐的头脑,并有助于重大问题的发现。
阻碍理性政策探讨的第二个误区是过于简洁的文风。经济学是错综复杂的,有意义和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是来之不易的,甚至清楚地阐述一下现实状况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没有任何一项有意义并且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及其必要的证明能够用25个或更少的单词表达清楚。但很多经济学界同仁在评论经济政策中有争议的问题时的开场白往往就是这么多单词(虽然很多其他的复杂问题也是同样处理的,但我们所讨论的是经济学,而不是遗传学)。这样做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听到或看到的只是标语、口号和专业术语。这是谁的错?专业人士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但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不良风气。
第三个误区是不懂经济学,但却自信地装作无所不知的学究们大 行其道。他们既不理解经济的运行方式,又对正统经济学的内容一无所知。但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并大张旗鼓地向人们兜售其观点。我觉得这种情况发生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专业人士没有在文章的条理性和说服力上下功夫。这就是难以抗拒的格林翰姆法则:糟糕的表达会使正确的观点失去说明力,喋喋不休者总是战胜以理服人者。但这不能成为经济学家们不进行严谨的推理的借口。
《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愿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方法。本书作者的目的是使基本的经济思想变得清晰和有趣。可以使用的方法之十是讲述主人公们自己的生活,这些主人公都是盎格鲁—美利坚主流社会的人物(凡勃伦既不是盎格鲁—美利坚人,也不属于主流社会,但我们不能忽略他,因为他实在太重要了)。虽然理论创建者的个性对经济论述的正确与错误毫无影响,但布雷特和兰塞姆不想把经济学家变成摇滚明星(这会使点石成金术相形见绌)。也许对思想家有所了解会有助于人们关汴思想问题,们良正重:要的只是思想。
……
编辑推荐本书是一本集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现代经济学思想简史。通过讲述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到米尔顿·弗里德曼等12位经济学巨匠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向读者展示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现代经济政策之争和从事经济学这门"沉闷的科学"的诱惑和快乐。每一位关心经济学的朋友都应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
目录
第一章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支持者
第二章 新古典主义经济政策的奠基人
第三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思想的风范
第二部分 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败
第四章 托斯丹·凡勃伦——消费者至上学说的废止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这个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之一,他是从外在形式来考虑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的,并触动了新古典主义经济政策中隐含的狂妄自大。他有一个相当奇怪的名字,但他的个性和怪僻与他名字的怪异非常吻合——他就是庇古。在其学术生涯中,庇古前后判若两人。此外,他还是新古典学派思想的重要典范。事实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将庇古作为新古典主义学派中持充分就业分析观点的代表人物来进行攻击的。庇古也进行了反击,称凯恩斯的《通论》是错误观点的混合物。对许多更年轻的经济学学生来说,庇古的名字总是不可避免地和“庇古效应”相联系,这是他回应凯恩斯的一个论据,他试图在古典主义有关工资和价格弹性的假设下通过逻辑完全性的演示,恢复新古典主义就业理论的地位。
此外,庇古还首先注意到了私人活动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他还是当时攻击自由放任模型的一个重要人物。庇古早在1912年就在他的《财富和福利》一书中提出了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近半个世纪之后,经济学家们才意识到庇古曾经设法解决的论题是繁荣的经济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实际上将威胁到整个体系的合理性。但是那时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能够理解庇古的分析所具有的突破性本质。庇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已经开始质疑这个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并开始为其他可供选择的体系的经济秩序辩护。弗兰克·奈特是庇古1920年出版的第一版《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者中惟一一个注意到庇古已将争论的主题从各种经济秩序体系之间的选择转向了改变和改良现有的职能体系的方法的人。哈里·约翰逊(HarryJhnson)
教授,在他为庇古所做的感人至深的悼词中讲到,庇古的分析将争论从革命性的变化转变为改良现存体系的方法,“在庇古刚刚提出这一理论的时候,以及在这一理论发表之后的困难重重的战时阶段,它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随着凯恩斯革命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加上30年代和40年代的政治分歧也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体系中得到协调,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地面临庇古曾经关注的那类政策问题,在这些分析中,他是先驱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后来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的片面性”,并推广了几乎在半个世纪之前别人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庇古就很清楚地预见到的许多问题。
作为以古怪个性而著称的这一学科中最奇怪的人之一,庇古的性格经历了一次极端的转变。在早年,他是一个快乐的、爱开玩笑的、受社交的、好客的单身汉,但是后来他变成了一个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