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小学生必读)

分类: 图书,语言文字,汉语教学,汉语读物,古代汉语读物,
品牌: 张润秀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16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34227615
·条形码:9787534227615
·包装版本:2004-03-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小学生必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三字经》《千字文》等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著作。它们流传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时至今日,许多老者还能背诵其中的佳句。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为了帮助少年朋友克服文字障碍,我们对《三字经》《千字文》逐字加注拼音,并分节分段作出注释翻译;除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材料,提供“助读”外,还配合文句,分别编定了数十个生动有趣的人物道德故事,对文句意义作出新的阐释,以期形象地体现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规。对于这些古代蒙书中难免留存的封建烙印,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已注意作淡化处理。
媒体推荐前言
《三字经》《千字文》等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著作。它们流传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时至今日,许多老者还能背诵其中的佳句。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中国蒙学经典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与它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诸多优点分不开的。
首先,《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以短小的篇幅传授了儿童成长期必备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基础知识。不论是天文地理、社会家庭,还是历代的治乱兴衰、文化的沿革变迁,这些蒙书中都应有尽有。
其次,《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运用事理并举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师敬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阐说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也有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经典故事感人肺腑,中华美德动人心弦。
再者,《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采用韵语、联语的形式,或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或四字一句,多句连韵,句式整齐而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很适合少年儿童的情趣口味。
为帮助少年朋友克服文字障碍,我们对《三字经》《千字文》逐字加注拼音,并分节分段作出注释翻译;除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材料,提供“助读”外,还配合文句,分别编写了数十个生动有趣的人物道德故事,对文句意义作出新的阐释,以期形象地体现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规。对于这些古代蒙书中难免留存的封建烙印,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已注意作淡化处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本书中的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知过必改,得能莫忘。”或举书诵读,或闭目吟诵,陶醉在美妙的经文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更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悄悄地雕琢着无数童稚的心灵!
“心能背,口能诵,行有果。”愿《三字经》《千字文》成为基础文明教育的一份补充教材,陪伴今日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编辑推荐《三字经》《千字文》等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著作。它们流传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时至今日,许多老者还能背诵其中的佳句。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为了帮助少年朋友克服文字障碍,我们对《三字经》《千字文》逐字加注拼音,并分节分段作出注释翻译;除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材料,提供“助读”外,还配合文句,分别编定了数十个生动有趣的人物道德故事,对文句意义作出新的阐释,以期形象地体现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规。对于这些古代蒙书中难免留存的封建烙印,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已注意作淡化处理。
目录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盘古开天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十二乐律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书摘1
据传,炎帝还发明了琴、瑟等乐器。有的说,炎帝有一个孙子叫伯陵,同一位美貌女子阿女缘恋爱,生了鼓、延、殳三个绝顶聪明的儿子。殳发明了弓箭,鼓和延创造出一种叫做‘‘钟”的乐器及许多优美的歌曲。那时,原始音乐和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申不可缺少的內容。每逢节日或出征、打猎得胜而归时,人们会携手并肩,跳起集体舞,抒发內心的喜悦之情。
原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译著
黄帝时开创了文字,百姓才穿上了衣服。
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穿”(衣服)。
故事
轩辕氏黄帝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是我国父系社会时期中原地带的一个氏族部落首领。据我国最早一部通史——《史记》记载,他是一位具有无尚尊严的中央天帝。
黄帝既是仁慈的帝王,又是一位聪明的发明家,相传文字、历法、算术、宫室、器具、衣服、货币等皆始于黄帝。因此,我国人民包括广大华侨常自称为黄帝的子孙,或称炎黄子孙,即炎帝和黄帝的子孙。至今在陕西省黄陵县的桥族。从此以后,黄帝部落成了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居住在东方的九黎族首领蚩尤联合南方苗民,企图推翻黄帝。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个个勇猛无比。蚩尤统率着大军,杀到涿鹿,与黄帝的军队发生了著名的涿鹿大战。蚩尤变幻无穷,时而呼风,时而唤雨。他用魔法布起了漫天大雾,把黄帝军队团团围住,然后左右出击,使黄帝损失惨重。在万分危急之际,黄帝的臣予“风后”依照北斗星方位不变的原理制造了一辆“指南车”。黄帝军队靠着指南车指明方向。冲出了大雾的重围。
蚩尤不甘就此罢休,又请柬风伯和雨师行起了魔法。狂风骤雨猛烈地向黄帝阵地吹打过来,士兵们无法站立,四散潰逃。这时,黄帝的女儿魃急奔战场。传说魃是个秃头,模样很难看,但身体里能发出灼热的气。只见她略施魔法,整个战场就风消雨住。烈日当空。黄帝趁机率军冲向蚩尤阵地,把蚩尤打退了。
为了振作士气,克敌制胜,黄帝又想出一个妙法.他派人捉来一只夔(这种夔形状像牛,只有一只脚,吼叫的声音如同打雷),又派人到雷泽申捕来一只雷兽(这种雷兽龙身人头,一拍肚子便会发出响雷)。黄帝让手下的人剥下夔皮晒干,制成一面大军鼓,又从雷兽体内抽取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黄帝军队把军鼓搬到战场上,一连擂了丸通,鼓声如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