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工艺美术,陶瓷漆器,
  品牌: 沈德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6789650/9787806789650

·条形码:978780678965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本着“由浅入深”、“由点带面”的方式,通过编排出“十寻”和“十门”的方式,配置大量图片,帮助读者沿着陶瓷文化和历史的脉络,轻松进入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

编辑推荐《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卷首语

序·梦寻景德镇

第一·千年景德镇

第二·瓷语星空

第三·釉下青花

第四·釉上彩

第五·窑变

第六·瓷流程

第七·寻觅瓷窑

第八·民俗瓷话

第九·知人辨器

……[看更多目录]

序言导言

景德镇,作为第一批由国务院审批确定的“历史名城”,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呢?又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呢?从翻阅文献资料,或者正史野书、或者地方志述、或者凝视你摆在案头的一件景德镇瓷器开始联想吧!——请先坐进藤椅里,随手翻阅着那些或旧或新记录着关于景德镇文字、印制着景德镇瓷器图片的纸张之后,再请闭上眼睛……

初入梦境

假如你是独行客,你正从206国道走来,一边抬眼看着初升的太阳,一边抬脚向东行走,停留在西河之畔——倘若此时有独木的行舟可以搭乘,船老大把你拉上船,你便可以在飘着“满尺窑柴”。(景德镇烧制瓷器用的窑柴,被砍成一尺长左右,被叫做“满尺窑柴”)的水面上遥想千年的水上瓷路;倘若不巧,那独木的舟楫已经拨着浪花行于水面的话,你可以继续徒步,自顾自地顺河而下。步行半小时,由西河流水一路陪伴,就来到了昌江河畔,你可以看到身边的三闾庙古码头,这个叫做“三阊庙”的古码头和三闾大夫屈原有着不解的渊源一 倘若那天正巧是端午节(也叫“重午节”、“重五节”),你可以看到西河汇入昌江的入口处,有龙舟预备竞速前的歌声传来……在铺满青石板的三阊古镇,你可以看到青石板上无数深浅不一的大脚板印子——那是当年打捞并运送那漂浮水面的满尺窑柴的脚夫们用脚板磨出的;在窑砖砌成的民居的墙上,你甚至可以看到当年拉纤的绳索,至令还悬挂在那根生了锈斑的铁钉上……

梦见佛印

你继续走小路,从五凤阁到烟波楼,转至昌江西岸,踩踏着铁索上铺设木板的中渡口浮桥过昌江,在中渡口,满眼都是窑砖砌成的居民房,遍地都是被磨到发亮的青石板。

文摘插图:

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

千年景德镇:寻入瓷门

第一·千年景德镇

“寻”到一个新概念:“类陶”瓷

关于瓷,约定俗成的一种认识是:瓷,从陶发展而来——但这种表述其实是不够准确的。瓷,和陶在形式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材质上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单从“形”上来说:瓷,从陶而来——是精准的;但从“实”(或“质”)上来说:瓷和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没有继承、发展、延续、演变的直接关系。

在这里,再一次借用“瓷,从陶而来”这句话,开始这样的叙述: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过程中,以及在陶瓷文化研究的著作中只出现过下面三个约定概念“陶(陶器)”、“瓷(瓷器)”、“陶瓷(陶瓷器)”和一个通俗表述:“半陶半瓷”。我只借用达尔文创造“类人猿”概念的方式,创造一个叫做“类陶”瓷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词素是“瓷”,我强调的是:“类陶”瓷已经是瓷。什么是“类陶”瓷呢?就是已经具有瓷的基本性质但依旧是保留陶的特征的一种瓷器。有的学术著作里还有这样一个词,叫做“原始瓷器”——大家所希望表述的有同样的意图,都是希望在界定“瓷”的发展历史的方法论上能归纳出一个概念。但是,“半陶半瓷”是不准确的表述!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种叫做“半陶半瓷”的物质;而“原始瓷器”所表述的完全就是在指出“瓷”的同时,忽略了“保留了陶的特征”的表述!所以,在

里所要采用的,是“类陶”瓷的概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