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说:全本(套装上下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分类: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荀子,
品牌: 张法祥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5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8048091/9787508048093
·条形码:978750804809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荀子解说:全本(套装上下册)》内容为: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孔子、孟子之后被称为儒学大师。和孟子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史上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非常激烈,迄今不息。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疑案难题。千百年来,伴随着绌荀、申荀的起落反复,人们对荀子之学不断地推出新的认识,获取新的启示。
编辑推荐《荀子解说:全本(套装上下册)》内容为: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孔子、孟子之后被称为儒学大师。和孟子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史上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非常激烈,迄今不息。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疑案难题。
目录
前言
劝学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富国篇第十
王霸篇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议兵篇第十五
强国篇第十六
天论篇第十七
正论篇第十八
礼论篇第十九
乐论篇第二十
解蔽篇第二十一
正名篇第二十二
性恶篇第二十三
君子篇第二十四
成相篇第二十五
赋篇第二十六
大略篇第二十七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尧问篇第三十二
附录:历代名家论荀子
……[看更多目录]
序言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孔子、孟子之后被称为儒学大师。和孟子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史上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非常激烈,迄今不息。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疑案难题。千百年来,伴随着绌荀、申荀的起落反复,人们对荀子之学不断地推出新的认识,获取新的启示。
一、荀子的生年行历
荀子名况字卿,因荀、孙属上古双声,二字可通假以用,故又称孙卿。战国末季赵国(今山西安泽)人。
古籍记载有关荀子生平行历者,仅见之于《史记》本传及刘向《别录》,然而过于简略,疑案颇多。其他资料只言片语,且与司马迁、刘向所记相柢牾,所以关于荀子生平行历的研究,歧说纷纭,迄无定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辩,爽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日:‘谈天衍,雕龙爽,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文摘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赛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人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喻、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知而险,贼而神,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