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基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分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基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分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战略,
  品牌: 宝贡敏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5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203049639

·条形码:978720304963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基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分析》讲述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管理,是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管理。企业竞争在企业之间进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是相对企业而言的,是相对的。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每个企业都想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想创造市场的不可或缺能力,都想创造卓越,结果是企业竞争水涨船高,企业竞争形成“矛盾”之势。劣势者以“矛”攻击优势者,力求取而代之;优势者以“盾”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以求“江山万代”。优势者“防患于未然”,力图以“进”为守,以“矛”铲除潜在威胁并力图扼制住竞争者;劣势者“深山苦练”,以求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每个企业都力求制造更锐利的“矛”、更坚实的“盾”,在打击别的企业的同时,保护自己,并由此形成“矛”、“盾”相长的局面。

作者简介宝贡敏,博士,浙江大学企业组织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长于企业战略诊断,企业核心能力现状与建设评估,企业核心能力提升设计,企业战略设计与规划,企业战略实施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测定、设计,企业成长模式及其管理。主要治学、治企思想是:在学术上坚持追求领先,力求在理论探索上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在实践指导上坚持脚踏实地,力求切实。

编辑推荐《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基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分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70072025)成果之一。

目录

自 序

1 战略管理引论

2 战略管理的视角与观点

3 战略管理构架与战略决策

4 以事件(因素)为基础的环境分析

5 文化环境分析

6 企业演化环境分析:“红桃皇后现象”与“时尚现象”——基于浙江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成长现象的阐述

7 企业战略资源与能力分析

8 知识资源与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

9 战略匹配

10 操作层次的战略

11 产业与业务层次的战略

12 动态环境下的业务竞争战略:现代IT企业的典型竞争模式

13 企业多角化与企业(产业)业务组合战略

14 投机、寻租多角化:动态环境下的多角化战略

15 全球视野的企业战略

16 企业的战略实施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管理,是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管理。企业竞争在企业之间进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是相对企业而言的,是相对的。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每个企业都想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想创造市场的不可或缺能力,都想创造卓越,结果是企业竞争水涨船高,企业竞争形成“矛盾”之势。劣势者以“矛”攻击优势者,力求取而代之;优势者以“盾”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以求“江山万代”。优势者“防患于未然”,力图以“进”为守,以“矛”铲除潜在威胁并力图扼制住竞争者;劣势者“深山苦练”,以求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每个企业都力求制造更锐利的“矛”、更坚实的“盾”,在打击别的企业的同时,保护自己,并由此形成“矛”、“盾”相长的局面。

在企业的竞争中,每个企业都想创造出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每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别的企业模仿。每个成功企业的成功道路都不相同,每个成功企业的成功道路都十分相似。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原始”粗放竞争,已经不仅是选择正确与不正确战略思想、战略道路的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精细化时代,谁做得更好,更精,更准,更到位,更及时。已经成了决定企业成功与失败、发展与落伍的关键。

见人所未见.闻人所未闻,做人所未做,成人所未成,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灵魂”、哲言。

文摘插图:

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基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分析

4.3.7 影响产业竞争性质、结构的其他因素

前面已经对影响产业竞争性质、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很多分析。现在,为了更清楚认识产业竞争性质与演变规律,我们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透视。

4.3.7.1 影响产业竞争性质、类型的因素

一般来讲,竞争者越多,产业内的竞争越激烈。所以,从表面上看,影响产业竞争性质与类型的因素主要是产业竞争者的数量,以及与之相应的替代产品的威胁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从实质上看,决定产业竞争性质的因素是决定新进入威胁的产业进入的难易程度,进入壁垒的高低,以及由进入壁垒决定的产业内竞争者数量:决定替代品替代性和消费者议价能力的产品与服务的特点、对消费者的重要性。

4.3.7.2 影响产业內企业间共谋可能性的因素

随着产业内竞争者的增多,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数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越多、越复杂,协调这种关系的难度越大,产生共谋的可能性越小。当竞争者之间竞争能力平均,不易产生产业领袖时,破坏共谋协议对企业的吸引力很大,且不易产生有力的协议监督力量,从而也就降低了共谋的意义与可能性。当然,产业的市场空间越大,企业之间的正面竞争的机会越小,产生共谋的意义越小。反垄断力度、产业内组织及其特点也是影响产业内企业共谋可能性的重要因素。

4.3.7.3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因素

产业内创新周期的长短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保持有决定意义。相对来讲,创新周期越长,特别是在法律提供的专利、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创新周期的延长,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越长。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期越短,创新周期越短,同一种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越短。

后记这本书是我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与教学的心得、体会,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一成果不仅是我劳动的结晶,而且还包含着很多我教过的MBA学员、研究生课程进修生的贡献。这些聪明、智慧的先生、女士们对我国实现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的精辟分析、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太太不仅为我的书稿进行精心校对,而且还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使我能一心一意研究战略管理问题,也促成了本书早日与读者见面。如果没有我太太的理解、大力支持,我不知道何时能完成此书。

对本书的研究与写作做出贡献的人还有很多,在此无法将他们的名字一一罗列,仅对他们的大力支持表示万分的谢意。

笔者拟在适当的时候给读者提供本书的powerpoint幻灯片文件,供读者选用。届时,读者可以浏览作者的网页www.bao100.zj001.net,下载该文件。也可以通过该网页对本书提出意见与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