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100

分类: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禅,
品牌: 圣严法师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1340532/9787561340530
·条形码:978756134053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智慧100》从佛经中辑出100则偈语,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书的主要特点是:用智慧消除烦恼,用慈爱和谐社会,用法语滋润心灵:圣严法师将佛经中的偈语,转化成简短易读的篇章,融以现代生活中的事例,展现出历久弥新、宽广自在的智慧:丰子恺的绘画、李叔同的书法于清新淡雅中透露着禅机。
作者简介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
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等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
举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教育家、慈善家、学者,长年在国内外为推动心灵环保、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遗余力。
1998年被《天下杂志》评选为四百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誉为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编辑推荐《智慧100》作者圣严法师(台湾第一高僧、稳定人心的力量)圣严法师教导我们: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圣严法师弟子张国立李连杰朱德庸林青霞罗大佑等推荐,圣严法师一生弘法利生,影响遍布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
纪念珍藏版
圣严法师(台湾第一高僧、稳定人心的力量)
于2009年2月3日16时圆寂
如何应对危机
圣严法师教导我们: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圣严法师弟子张国立李连杰朱德庸林青霞罗大佑等推荐
圣严法师一生弘法利生,影响遍布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
—— 新华社2009年2月8日
1. 用智慧消除烦恼,用慈爱和谐社会,用法语滋润心灵
2. 圣严法师将佛经中的偈语,转化成简短易读的篇章,融以现代生活中的事例,展现出历久弥新、宽广自在的智慧
3. 丰子恺的绘画、李叔同的书法于清新淡雅中透露着禅机
--------------------------------------------------------------------------------
目录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三无漏学
智慧之眼
面对现实
现在主义
求学要诀
不如无知
战胜自己
用佛智慧
提起放下
知识智慧
如法实践
剑及履及
禅的力量
禅能离欲
摄心入定
事实如此
无私无我
不用议论
智慧无痕
原来如此
没有异端
不喜不忧
最高智慧
永不疲倦
第二篇 种福有福
七佛通诫
知不如行
有大方向
步步成功
真人无垢
转苦为乐
念念成功
缘起成佛
差别平等
超越两边
第一义谛
种福有福
平等不二
脱离魔网
生活规范
嗔为毒根
不留痕迹
欲海回头
忏悔安乐
精勤无难
心中佛国
似有实无
众生成佛
开启智慧
安众和众
佛在眼前
信心基础
真知灼见
菩萨的心
满月清凉
第三篇 假戏真演
小道放荡
不爱不忧
身心言行
勿出恶言
语言艺术
善言淑世
贪为苦本
有子有财
学习观音
做人原则
目不邪视
莲华功德
做人本分
勇猛向前
不计功德
发菩提心
假戏真演
善财四德
第四篇 不死之药
生命有限
恭喜发财
珍重人生
不死之药
制意调心
大能容小
解脱自在
火宅清凉
不落两端
因缘是空
疏导人心
欲望得失
时间无限
处处如来
宇宙真理
生命奥秘
心的画家
即心即佛
不即不离
救人救心
心不在焉
要走正路
风游虚空
自投火焰
菩萨的梦
水中电光
自我圆融
……[看更多目录]
序言英才还需要拯救吗?
当然需要。并且十万火急。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我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我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28年的教育实践结合近两年的集中研讨,我认为:孩子成为英才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具备英才潜质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黄金期,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而“泯然众人”,甚至被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例如:
家长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不知道把孩子的特长培养和前程规划对接起来,两代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现厌学,提前退出竞争;
家长对北大、清华、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理解不到位甚至一无所知,强迫孩子在中低档次的作业中浪费时间,令孩子错失成才机会。
文摘插图:





一
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
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淨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三
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
四
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
五
世间万象,就众生而言,一切都是有的;从佛菩萨来看,梦里明明有六趣众生,觉后空空无大千世界。没有众生的演员,没有世间的舞台,哪还有什么心内心外。不过,映在水中的电光,还是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少了一个看得眼花缭乱的人。
后记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003
三无漏学……………………………………………………………… 005
智慧之眼……………………………………………………………… 007
面对现实……………………………………………………………… 009
现在主义……………………………………………………………… 011
求学要诀……………………………………………………………… 013
不如无知……………………………………………………………… 015
战胜自己……………………………………………………………… 017
用佛智慧……………………………………………………………… 019
提起放下……………………………………………………………… 021
知识智能……………………………………………………………… 023
如法实践……………………………………………………………… 025
剑及履及……………………………………………………………… 027
禅的力量……………………………………………………………… 029
禅能离欲……………………………………………………………… 031
摄心入定……………………………………………………………… 033
事实如此……………………………………………………………… 035
无私无我……………………………………………………………… 037
不用议论……………………………………………………………… 039
智慧无痕……………………………………………………………… 041
原来如此……………………………………………………………… 043
没有异端……………………………………………………………… 045
不喜不忧……………………………………………………………… 047
最高智慧……………………………………………………………… 049
永不疲倦……………………………………………………………… 051
第二篇 种福有福
七佛通诫……………………………………………………………… 055
知不如行……………………………………………………………… 057
有大方向……………………………………………………………… 059
步步成功……………………………………………………………… 061
真人无垢……………………………………………………………… 063
转苦为乐……………………………………………………………… 065
念念成功……………………………………………………………… 067
缘起成佛……………………………………………………………… 069
差别平等…………………………………………………………… 071
超越两边…………………………………………………………… 073
第一义谛…………………………………………………………… 075
种福有福…………………………………………………………… 077
平等不二…………………………………………………………… 079
脱离魔网…………………………………………………………… 081
生活规范…………………………………………………………… 083
瞋为毒根…………………………………………………………… 085
不留痕迹…………………………………………………………… 087
欲海回头…………………………………………………………… 089
忏悔安乐…………………………………………………………… 091
精勤无难…………………………………………………………… 093
心中佛国…………………………………………………………… 095
似有实无…………………………………………………………… 097
众生成佛…………………………………………………………… 099
开A智慧…………………………………………………………… 101
安众和众…………………………………………………………… 103
佛在眼前…………………………………………………………… 105
信心基础…………………………………………………………… 107
真知灼见…………………………………………………………… 109
菩萨的心…………………………………………………………… 111
满月清凉…………………………………………………………… 113
第三篇 假戏真演
小道放荡…………………………………………………………… 117
不爱不忧…………………………………………………………… 119
身心言行…………………………………………………………… 121
勿出恶言…………………………………………………………… 123
语言艺术…………………………………………………………… 125
善言淑世…………………………………………………………… 127
贪为苦本…………………………………………………………… 129
有子有财…………………………………………………………… 131
学习观音…………………………………………………………… 133
做人原则…………………………………………………………… 135
目不邪视…………………………………………………………… 137
莲华功德…………………………………………………………… 139
做人本分…………………………………………………………… 141
勇猛向前…………………………………………………………… 143
不计功德…………………………………………………………… 145
发菩提心…………………………………………………………… 147
假戏真演…………………………………………………………… 149
善财四德…………………………………………………………… 151
第四篇 不死之药
生命有限…………………………………………………………… 155
恭喜发财…………………………………………………………… 157
珍重人生…………………………………………………………… 159
不死之药…………………………………………………………… 161
制意调心…………………………………………………………… 163
大能容小…………………………………………………………… 165
解脱自在…………………………………………………………… 167
火宅清凉…………………………………………………………… 169
不落两端…………………………………………………………… 171
因缘是空…………………………………………………………… 173
疏导人心…………………………………………………………… 175
欲望得失…………………………………………………………… 177
时间无限…………………………………………………………… 179
处处如来…………………………………………………………… 181
宇宙真理…………………………………………………………… 183
生命奥秘…………………………………………………………… 185
心的画家…………………………………………………………… 187
即心即佛…………………………………………………………… 189
不即不离…………………………………………………………… 191
救人救心…………………………………………………………… 193
心不在焉…………………………………………………………… 195
要走正路…………………………………………………………… 197
风游虚空…………………………………………………………… 199
自投火焰…………………………………………………………… 201
菩萨的梦…………………………………………………………… 203
水中电光…………………………………………………………… 205
自我圆融……………………………………………………………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