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综合,
  品牌: 郭树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22041573/9787122041579

·条形码:978712204157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是《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丛书中的一本。依据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按照“审核”与“细节”两大主线对内容进行编排与组织。全书共12章。分为建筑火灾及防火设计概论,钢结构的耐火设计,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与审核,建筑耐火设计与审核,防火分区和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与审核,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工业建筑防爆设计与审核,建筑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设计与审核,建筑防排烟设计与审核,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与审核,电气系统防火设计与审核,城市交通隧道。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细节100》主要供建筑设计人员、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消防工程专业和土建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1 建筑火灾及防火设计概论

1.1 建筑火灾

细节:建筑火灾及其危害

细节:建筑火灾的原因

细节: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细节: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

细节: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细节:影响建筑火灾严重性的因素

1.2 建筑火灾烟气

细节:火灾烟气的危害

细节:火灾烟气的组成

细节:火灾烟气的浓度

细节:建筑材料的发烟量和发烟速度

细节:能见距离

细节:烟的允许极限浓度

1.3 建筑物内烟气的流动

细节:烟气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细节:压力差和中性面

细节:开口处的烟气流动

细节:门口处的烟气流动

细节:竖井内的烟气流动

1.4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细节:烟囱效应

细节:燃烧气体的热膨胀力和浮力

细节:风力影响

细节:机械通风系统风机造成的压力

细节:电梯的活塞效应

1.5 烟气的控制

1.6 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管理

细节: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的内容

细节: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的依据

细节: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的程序

细节:建筑工程消防验收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细节:建设单位的职责

细节:设计单位的职责

细节:施工单位的职责

细节:建筑物使用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2 钢结构的耐火设计

2.1 钢材的高温性能

细节:钢材在高温下的强度

细节:钢材的弹性模量

细节:钢材的热膨胀系数

细节:钢材在高温下的变形

2.2 钢结构防火保护材料

细节:混凝土

细节:石膏

细节:矿物纤维

细节:钢结构防火涂料

2.3 钢结构耐火保护施工方法

细节:现浇法

细节:喷涂法

细节:粘贴法

细节:吊顶法

细节:组合法

3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与审核

3.1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的一般要求

3.2 防火间距

细节:防火间距的定义

细节: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

细节: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

细节:防火间距不足的解决方法

细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设计

审核点: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审核点:木结构民用建筑之间与其他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细节:厂房防火间距的设计

审核点:厂房的防火间距

细节:仓库防火问距的设计

审核点:仓库的防火间距

细节: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的一般规定

审核点: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审核点: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审核点: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审核点: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3.3 消防车道

细节:消防车的通行要求

细节: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细节:工厂、仓库区内消防车道的设置

细节: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区或可燃气体储罐区消防车道的设置

细节:消防水源地的消防车道设置要求

细节:尽头式回车场的设置

细节:消防车工作空间的设计

审核点:单、多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消防车道的设置

4 建筑耐火设计与审核

4.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4.2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细节:耐火极限的定义

细节: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

细节: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

细节:提高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方法

4.3 建筑耐火等级

细节:耐火等级的定义

细节:耐火等级的划分目的及作用

细节: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细节: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

4.4 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

细节:单、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

审核点: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及构件的耐火极限

细节:各类木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审核点:木结构民用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4.5 高层工业建筑耐火等级

细节:高层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设计

审核点:高层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4.6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

细节: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

审核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审核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细节: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设计

审核点: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及构件的耐火极限

4.7 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

细节:混凝土的强度

细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细节:混凝土高温时的破坏

细节:混凝土的爆裂

细节: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耐火性能的影响

4.8 建筑耐火构造

细节:玻璃幕墙的防火设计

细节: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耐火构造

细节:隔墙的耐火构造

细节:吊顶的耐火构造

5 防火分区和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与审核

5.1 防火分区的概述

细节:防火分区的定义及作用

细节:防火分区的类型

5.2 防火分区的设计标准

审核点:普通民用建筑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审核点:厂房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审核点:仓库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审核点:木结构民用建筑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审核点:高层厂房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审核点:高层仓库防火分区设计标准

5.3 防火分区的分隔物

细节:防火墙的定义及分类

审核点:防火墙的设置部位、耐火极限、燃烧性能和构造

细节:防火门的分类

细节:防火门的构造

细节:防火门的安装

细节:防火门的安装要求

审核点: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细节:防火卷帘的分类

细节:防火卷帘的构造

审核点:防火卷帘的设置

细节:防火窗的设计

细节:防火带的设计

细节:防火水幕带的设计

……

6 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7 工业建筑防爆设计与审核

8 建筑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设计与审核

9 建筑防排烟设计与审核

10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与审核

11 电气系统防火设计与审核

12 城市交通隧道

……[看更多目录]

序言建筑防火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建筑物不断增多,建筑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问题。建筑火灾的严重性,提醒人们要加大防火工作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不仅体现在主体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体现在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消防安全措施及技术要点等方面。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和密集化、建筑装饰材料的多样化、用电负荷和火灾负荷不断增大,都对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为满足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防火审核人员全面系统的学习、应用建筑防火设计基本知识和建筑防火技术措施,结合我国近几年来各种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我们组织建筑防火和设计审核的专家编写了这套丛书。

丛书按照“审核”与“细节”两大主线对内容进行编排与组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吸收现代建筑防火设计技术和先进经验,针对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实用建筑防火措施与审核中必须关注的要点。

丛书力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丰富完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面向建筑防火设计人员、建筑设计人员和审核人员,同时也可供消防、建筑、安全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丛书的组织和编写工作量较大,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虽经反复推敲核实,可能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及时改正和完善。

文摘6.1疏散设施的布置和疏散路线

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布置疏散楼梯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疏散路线组织要简捷明了,符合人们的习惯;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相交叉,避免相互干扰;疏散走道不要布置成不甚畅通的“s”形或“U”形,也不要有变化宽度的平面,走道上方不能有妨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下面不能有突然改变地面标高的踏步;在建筑物内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合理设置各种安全疏散设施,做好其构造等设计。

(1)合理组织疏散路线 综合性高层建筑应按照不同用途,分别布置疏散路线,方便平时管理,火灾时便于人员有组织地疏散。如某高层建筑地下一、二层为停车场,地上几层为商场,商场以上若干层为办公用房,再上若干层是旅馆、公寓。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火灾时紧急疏散,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完全分流,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的办公、住宿人流分流。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端部设置对中心核式建筑,布置环形或双向走道;一字形、L形建筑,端部应设疏散楼梯,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近电梯问设置 发生火灾时,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往往首先考虑熟悉并经常使用的路线、由电梯所组成的疏散路线,靠近电梯间设置疏散楼梯,既可将常用路线和疏散路线结合起来,又有利于疏散的快速和安全。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楼梯间应按防烟楼梯间设计,以免电梯井蔓延烟火而切断通向楼梯的道路。

(4)靠近外墙设置 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队进入灭火救人。

(5)安全出口设置 安全出口是指符合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安全疏散人流的出口,用于人员离开某一区域至另一区域。为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应该对安全出口的个数和位置提出要求。建筑安全出口应均匀分散布置,也就是说,同一建筑中的出口距离不能太近。太近则会使安全出口集中,导致人流疏散不均匀,造成拥挤,甚至伤亡。而且,出口距离太近,还会出现同时被烟火封堵,使人员不能脱离危险区域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高层建筑的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