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傅佩荣亲笔签名珍藏本)(百家讲坛)
分类: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孟子,
品牌: 傅佩荣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01067336/9787101067330
·条形码:978710106733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百家讲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孟子的智慧》:儒家思想为什么被称作“孔孟之道”?孔子身后一百多年的孟子如何在诸侯混战的烽火中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孟子又是怎样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今天的中国人能从孟子那里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千年之后,孟子的智慧是否依然生机盎然?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应CCTV 10《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与我们分享跨越千年而依然行之有效的孟子的大智慧,娓娓讲述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子女、什么是真正的孝、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而自信的人……
本书正是根据傅佩荣先生这次讲座精心整理编辑而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全书分《孟子这个人》、《教育这件事》、《孝顺很重要》、《修养见功夫》、《人生的快乐》等十个主题,以质朴、平易而又富于启发性、感染力的语言,在各种中、西方历史故事、生活实践的佐证下,带领大家去感受孟子的精彩观点,分享孟子的大智慧,体会孟子思想对现实人生的启示。
作者简介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自我的觉醒》、《解读论语》、《解读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编辑推荐《孟子的智慧》——中华书局与“百家讲坛”同步推出
1. 专家不觉其浅,大众不觉其深。作者以研究中西哲学数十年,以广大电视观众能接受的表述,深入浅出解读孟子。
2. 有对孟子的解析,更有对现实的关怀。比如谈孝顺、谈教育、谈快乐、谈修养,解读的是孟子,关注的是当下。
目录
前 言 自信的快乐
第一讲 孟子这个人
第二讲 教育这件事
第三讲 孝顺很重要
第四讲 修养见工夫
第五讲 仁政有理想
第六讲 异端要批判
第七讲 辩论不简单
第八讲 性善有说法
第九讲 人生的快乐
第十讲 “人”能写多大
……[看更多目录]
序言前言 自信的快乐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主讲孟子时,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绍这位古代哲人的伟大贡献。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文摘插图:
第二讲 教育这件事
孟子说,如果人类的生活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得到教育,就跟禽兽差不多。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成果吗?不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吗?为什么孟子会把教育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所说的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教什么内容呢?
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有自由,可以思考,可以选择,这样就有“应然”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因此,每一个社会,不论古今中外,都很重视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家庭的、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发现,孟子特别强调的是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这叫做五伦。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是教育的作用。
既然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首先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谁¬有资格当老师?第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一、谁¬有资格当老师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提建议,似乎每个建议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能做得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建议,似乎很有办法;可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是一筹莫展。所以孟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便当别人的老师。他还说,现在有很多人的毛病就是放弃自己的田地,去替别人耕田。我们常常说,人的心就是福田,只有好好耕耘,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自己的田不耕,替别人耕田算什么呢?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了自身修养的重要,这样给别人提建议,别人会听吗?所以,不能光凭着愿望和热情说我喜欢当老师,喜欢给别人建议,给别人指导。当老师是需要条件的,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