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分类: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中小学作文辅导,中学,
品牌: 李锋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0081835/9787560081830
·条形码:978756008183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2009年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由作者李锋收集了初中和高中的获奖作文和优秀作文,并且一致的做出了评价,对初中和高中的人都很有帮助。希望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作文的技巧,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成功。
目录
序言
获奖作文
【高三】
年过,人未成?
批了你,红了我?
那台快捷的机器
欣赏对手
请把“批评”引向正途
原点
远与近
底线
原点
水的形状
为每一份真情署名
水的形状
永生的承诺
土壤·尘埃·生命
重拾自信,回归传统
【高二】
至深至浅清溪
罪恶改名记
批评在身边
远与近
欣赏对手
智慧·性格·命运
水的形状
人性的高度
原点
平面·青春·你
原点
为智慧寻找一个名字
谁改了我们的名字
【高一】
带上故乡去旅行
琴醉
欣赏对手
你见过这样的幸福吗?
土
原点
面对权威
原点
远与近
水的形状
牧歌清越
远与近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初三】
下一站
给我一个机会
年少印象
给我一个机会
空白也是美
美好在心底
在父亲身后的日子
亲人
停!
空白的爱
昂首向前走
逗号,不是句号
剑殇
尊严的姿势
【初二】
独自奠凭栏
姿势——定格——永恒
午后
停顿,继而续
收藏美丽
隐形的文字
下一站
爱的弯腰
优雅的停顿
遗失的空白
人生,挫折,停顿,回首
梦里花落知多少
山中访友
雨中遐思
【初一】
改变人生的一个词
我愿与你一起分享阳光
改变人生的一个词
“逗号”的喜与悲
不同的选择
抬头,微笑
清明的印象
逗逗风
改变姿势
改变人生的一个词
给我一个机会
【预备】
中国人的姿势
下一站
人生需要“逗号
我创造了快乐
兰州印象
我创造了快乐
父亲
给我一个机会
下一站
我创造了快乐
午后
给我一个机会
优秀作文
美的瞬间
告别
淹没
一座桥,三人共同打造
告诉你一个秘密
忽而又至夏
人生如沙器
……
2008年中考一类卷作文
2008年高考一类卷作文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总是喜欢把写作长文章比喻成乘长途车,上车后就只能随着它劳顿困苦,容易感到无趣困乏一点。而写短文,好比乘短途车,刚上车又下车,保持着机敏,中途转车的时候还可以到处逛逛,闻闻花香,看看美景,所以写短文或看短文的时候我会比较愉快。这种心情在我读本书所收的上海中学生竞赛作文和获奖作文时,也得到了印证。
首先感觉很多获奖的学子在积累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要写出好作文,积累尤其重要。重写作,轻阅读的现象其实会误导学生的。写作天分不会凭空而来,需要阅读来激发。写作特别需要有一种底气,那是想象能力、知识和智慧的积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能力,对文字的热爱和对语感的领会,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有效的阅读,作为写作的铺垫,文学方面的阅读是不可缺失的。
从获奖作文中看,陈思同学的《罪恶改名记》,构思有特点,嬉笑调侃中其实有着难言的苦涩。储舒婷同学的《琴醉》很有风雅之气,也很有暖意,只是结尾直白了。周子昂同学的《带上故乡去旅行》叙述角度比较精巧,通过秉性中的真挚、淳厚悄悄地引申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乡愁,它是永恒的。很多学子选择小的视角或命题来写作,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他们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把习作展开,不必一开始就因为要驾驭庞大的结构而手忙脚乱。杨一帆同学的作文有哲理思辨和逻辑力量,在题材处理方面也有尖锐之处,这是作文能够脱颖而出的理由。
文摘在上海这样繁华的大都市内,我还是能在不经意问发现他们的影子:地铁站口、楼梯拐角、石桥边上,那些衣衫褴褛、面容憔悴、饥饿不堪的人。
人们称他们为乞丐,那是一群无家可归,沦落街头的行乞的人。我曾刻意观察过一个跪在十字路口的被严重烧伤的女人,她的脸我无法辨清,已经面容全毁,多可怜啊!可是,过路的人们仍不停地经过,没有人停下来看一眼。他们都那样高傲地抬着头,不想让丑陋的她污染了自己的视线。仿佛那女人从来没有在这儿存在过,像气体般蒸发了。难道这个世界没有给他们一点生存的空间和拾起尊严的机会吗?
同学们厌恶的目光,报纸上种种对他们的批判,把我对他们仅存的一点怜悯之心都冻结了。一直到父亲的那一个姿势。
那一天,在人山人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我又遇见了他们中的一员。一个长满白发、衣着单薄,全身几乎紫红的老人,正在瑟瑟寒风中,无力地蜷缩在地上。出于条件反射,我立刻拉住父亲的手准备跑开。但父亲一把拉住我,停下脚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只有我们两个人站在这老人面前。“赶快走啦!”我压低嗓子,不想被旁人听见,声音中带着极大的不满。父亲缓缓从兜里摸出钱包,在数张醒目的红色大钞中,挑出仅有的两张蓝绿色:“你去吧!”父亲用手推推我,把钱塞进我的手心里。“20元?够我买一本书啦!再说他关我们什么事?赶快走人……”我用眼睛狠狠瞪了一下父亲,拒绝再次靠近那老人。
奇怪的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向老人,走近,然后,深深地把腰弯下,穿得厚重的他显得有些吃力,但那幅度近乎是90度,把两张10元,轻轻放进老人头前空空如也的杯子里。两张纸币,对我这样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显得多么单薄,但却把那小小的塑料杯塞满了。它们就宛如春天翩翩的蝴蝶般,在杯里徐徐展开,给老人带来了一丝暖意。他慢慢地抬起头,两只无神的眼睛顷刻间进发出点点繁星般的光芒。他用嘶哑的声音,从嘴里艰难地挤出两个字:“谢……谢……”
后记雪,在窗外飘飘悠悠,今冬北京的第一场雪居然下在2月中旬。驻足凝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红”的墙面在飞舞的白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西三玮路上的汽车仍然在雪花中川流不息。
刚才已经正式敲定:今年的“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第一次离开本地,选择了远在北京的外研社出版。理由是充分的:实力、速度、发行,外研社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是整个出版界有口皆碑的。而我更看重的是他们的激情、果断和认真。在和外研社汉语分社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交往中,我感觉到他们对于事物精确而且成熟的判断,谦虚的言谈中透露出外研人对于未来的信心。编辑们一丝不苟的严谨,对于时间分寸节点的把控力让我刮目相看。9天,只有9天,包括所有的审读、校对、印刷以及各种出版环节的繁琐流程,当然,还要算上从北京运到上海的时间。
并非神话的神话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想。当颁奖大会上,上海的得奖学生们,能够捧读这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书,应该有怎样的惊喜啊!
与外研社的合作源自于去年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系列活动中的“规范汉语迎接世博”大赛。
记得是一个夏风沉醉的晚上,虹口多伦路文化街老电影茶馆临街的茶座,从里面传来的柔柔的30年代电影音乐与刚泡好新龙井弥漫的清香厮酿在一起。雨后的文化街,行人稀少,出奇静谧。就在此情此景中,认识了北京外研社的胡晓凡女士,湖南人。但我总觉得旖旎奇崛的荆湘女子一旦能得京城之皇气,就格外能透出别样的豪爽和大气。很快,一次大型比赛的策划与合作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确定。于是就有了“中文自修·搜狐·搜误”活动,就有了上海各区派出代表队的现场“规范汉语大赛”,就有了高规格的“规范汉语研讨会”。把“规范汉语”引入中学生作文竞赛产生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