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 Server 2007技术大全

分类: 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办公与计算机,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hange,
品牌: Barry Gerber Jim McBee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51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15187037/9787115187031
·条形码:978711518703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技术大全》介绍了如何安装、配置和管理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技术大全》分为7个部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的7个方面的主题,包括:理解和规划;安装、配置、迁移和扩展;Exchange Server 2007的基本管理;Exchange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Outlook;连通性;安全性和跟踪活动。附录中列出了用于Exchange服务器和Outlook客户端的一些很实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技术大全》还介绍了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的新特性以及一些增强功能,它们在使用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执行日常任务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Barry Gerber是一位致力于通信系统、网络和高级数据库技术的IT顾问。他目前是TomsHardware.com的编辑技术主管。Barry是畅销书Mastering Exchange Server的作者。他还是Network Computing杂志的主编。
Jim MCBee(MCSE和MCT)是以夏威夷的檀香山为基地的顾问。他专攻Exchange部署和教育,并且为许多上榜财富500强的客户和美国国防部工作。他是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2DD3 AdvancedAdministration的作者。也是Cabling:the Complete Guide to Network Wiring的合
著者。
编辑推荐《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7技术大全》内容浅显,图文并茂,操作步骤清晰明了,非常适合于初学者阅读,对于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系统管理员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部分理解和规划
第1章Exchange Server 2007简介2
1.1电子邮件的发展3
1.1.1电子邮件3
1.1.2消息复杂性5
1.1.3集成语音邮件、传真和电子邮件5
1.1.4多个接入点6
1.1.5只是超越邮件的一步6
1.1.6邮箱大小限制7
1.1.7现成的支持消息传递的应用程序8
1.1.8对象8
1.1.9使用Exchange公用文件夹的应用程序9
1.1.10电子表单10
1.2Exchange 2007的新特性10
1.2.164位体系结构11
1.2.2Exchange管理11
1.2.3服务器角色13
1.2.4改进的消息和内容控制14
1.2.5内容存储改进16
1.2.6改进的高可用性特性17
1.2.7改进的日历和资源管理19
1.2.8新的和改进的Outlook Web Access20
1.2.9边缘传输服务21
1.2.10统一消息22
1.2.11新编程接口22
1.3不再强调或逐步淘汰的功能和特性23
1.3.1不再重点强调的功能23
1.3.2不再包括的特性23
1.4消除一些混淆25
1.5小结26
第2章Exchange Server 2007的体系结构27
2.1Exchange Server 2007的要求27
2.1.1硬件要求27
2.1.2操作系统要求30
2.1.3迁移到64位的体系结构30
2.2Active Directory和Exchange Server 200732
2.2.1Exchange依赖于Active Directory32
2.2.2Active Directory站点成员33
2.2.3域控制器和全局目录服务器34
2.2.4与Active Directory之间良好交互的提示34
2.3Exchange的版本35
2.4服务器角色36
2.4.1服务器角色概述36
2.4.2Microsoft和部署规划39
2.4.3组合或划分服务器角色42
2.5主要组件42
2.6数据库和数据库尺寸45
2.7消息传送45
2.7.1消息传送和集线器传输服务器46
2.7.2消息传输安全47
2.7.3站点间消息传送48
2.8把Exchange Server 2007用作客户端/服务器系统48
2.8.1共享文件应用49
2.8.2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49
2.9小结50
第3章设计一种新的Exchange 2007系统51
3.1总论51
3.2指派计划、设计和管理职责52
3.2.1指派计划和设计职责53
3.2.2指派日常管理的职责53
3.3执行需求评估54
3.3.1评估用户需求55
3.3.2调查组织的地理状况56
3.3.3评估组织的网络57
3.4计划网络配置58
3.4.1建立命名约定59
3.4.2选择一种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域模型66
3.4.3定义Active Directory站点66
3.4.4Exchange 2003管理组的界线67
3.4.5Exchange 2003路由组的界线68
3.5计划磁盘空间要求69
3.5.1邮箱服务器存储70
3.5.2计划扩展71
3.6计划服务器以及到达它们的内部连接71
3.6.1设计Exchange服务器71
3.6.2建立Exchange服务器存储策略73
3.6.3备份Exchange服务器73
3.6.4把Exchange用户连接到网络中74
3.7验证和优化设计75
3.7.1有保障的消息传送75
3.7.2消息完整性75
3.7.3消息安全性76
3.7.4系统通用性76
3.7.5优化76
3.8首次展示计划76
3.9小结77
第2部分安装、配置、迁移和扩展
第4章安装Exchange Server 200780
4.1前期的准备工作80
4.2选择角色81
4.2.1边缘传输82
4.2.2客户端访问83
4.2.3集线器传输85
4.2.4邮箱86
4.2.5统一消息87
4.2.6管理工具87
4.2.7建议的安装次序88
4.3准备Windows服务器89
4.3.1Windows要求89
4.3.2内存配置90
4.3.3磁盘配置90
4.3.4Exchange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91
4.4安装Exchange92
4.4.1图形安装程序92
4.4.2命令行安装程序94
4.5执行安装后的任务99
4.5.1启动“Exchange管理控制台”99
4.5.2委托权限100
4.6小结101
第5章升级到Exchange Server 2007102
5.1在进行升级前需要考虑的因素103
5.1.1前提条件103
5.1.2设置遗留的路由服务器参数105
5.1.3连接器108
5.1.4遗留的Exchange服务和第三方服务110
5.2选择策略110
5.3管理控制台116
5.4共存117
5.5小结117
第6章上扩和外扩118
6.1决定何时扩展118
6.2性能监视120
6.2.1性能降级120
6.2.2“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的cmdlet121
6.2.3把性能监视看作是一种艺术122
6.2.4性能监视计数器123
6.3添加更多的邮箱存储125
6.3.1管理存储组126
6.3.2管理邮箱数据库129
6.4本地连续复制135
6.4.1本地连续复制的要求136
6.4.2配置本地连续复制136
6.4.3管理本地连续复制138
6.4.4使用本地连续复制进行恢复141
6.5小结143
第3部分Exchange Server 2007的基本管理
第7章管理Exchange 2007146
7.1新的管理体系结构146
7.2安装管理工具148
7.2.1安装Exchange 2007的管理工具148
7.2.2安装Exchange 2003的管理工具149
7.3“Exchange管理控制台”150
7.3.1控制台布局150
7.3.2自定义Exchange管理控制台155
7.3.3“工具箱”工作中心158
7.3.4“完成部署”提示159
7.3.5向导及其他内容160
7.4委托管理权限164
7.4.1Exchange 2007管理角色164
7.4.2Exchange 2007内置的管理组165
7.5“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166
7.5.1命令语法167
7.5.2面向对象170
7.5.3获得帮助174
7.6小结182
第8章Exchange组织、服务器和收件人管理183
8.1Active Directory配置分区183
8.2管理组织级配置参数184
8.2.1设置Junk E-mail文件夹阈值184
8.2.2设置消息大小和收件人计数限制184
8.2.3配置管理权限185
8.2.4配置邮件记录管理186
8.2.5管理地址列表187
8.2.6设置ActiveSync策略188
8.2.7删除或擦除ActiveSync设备189
8.2.8管理出站邮件格式189
8.2.9配置SMTP接受域190
8.2.10生成和分配电子邮件地址191
8.2.11管理传输规则192
8.2.12管理日记193
8.2.13管理发往外部SMTP域的出站电子邮件195
8.2.14管理边缘传输订阅195
8.2.15配置Exchange Server的反垃圾邮件特性196
8.3执行逐个服务器的配置198
8.3.1输入产品密钥198
8.3.2管理服务器属性199
8.3.3管理邮箱和公用文件夹数据库199
8.3.4管理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属性201
8.3.5管理接收连接器203
8.4收件人管理204
8.4.1邮箱管理204
8.4.2已启用邮件的组管理206
8.4.3已启用邮件的联系人管理207
8.4.4公用文件夹管理207
8.5小结208
第9章强加限制209
9.1典型的限制210
9.2设置邮箱存储限制212
9.2.1设置邮箱数据库的限制213
9.2.2设置各个邮箱的限制214
9.3邮件大小限制215
9.3.1应用全局邮件大小限制215
9.3.2逐个邮箱地应用邮件大小限制216
9.3.3限制Internet邮件大小216
9.3.4限制最大附件大小217
9.4收件人限制218
9.5托管文件夹限制219
9.6公用文件夹限制220
9.6.1定义每个数据库的限制220
9.6.2定义各个文件夹的限制221
9.7小结222
第10章管理收件人223
10.1定义电子邮件地址223
10.1.1接受域223
10.1.2电子邮件地址策略224
10.1.3更改现有的策略225
10.1.4创建新的电子邮件地址策略227
10.2管理邮箱230
10.2.1管理用户邮箱230
10.2.2管理资源邮箱242
10.2.3移动邮箱250
10.2.4获取邮箱统计信息253
10.2.5删除邮箱255
10.2.6重新连接已删除的邮箱256
10.3管理已启用邮件的组258
10.4管理联系人267
10.4.1使用“Exchange管理控制台”管理已启用邮件的联系人267
10.4.2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管理已启用邮件的联系人269
10.5小结271
第11章管理地址列表272
11.1管理全局地址列表273
11.1.1创建全局地址列表273
11.1.2对邮件对象应用全局地址列表275
11.1.3对全局地址列表应用权限276
11.2管理地址列表277
11.3管理脱机通讯簿281
11.3.1管理默认脱机通讯簿281
11.3.2创建脱机通讯簿283
11.3.3定义脱机通讯簿生成日程安排284
11.3.4分配脱机通讯簿284
11.3.5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管理脱机通讯簿285
11.4小结285
第12章管理文件夹内容286
12.1邮件记录管理的基础知识286
12.1.1用户参与287
12.1.2可能的方案287
12.1.3初识邮件记录管理288
12.2管理默认文件夹288
12.2.1现有的默认文件夹289
12.2.2创建托管内容设置289
12.3创建和管理自定义文件夹293
12.4托管文件夹邮箱策略294
12.4.1创建托管文件夹邮箱策略295
12.4.2把托管文件夹邮箱策略分配给用户295
12.5在邮箱服务器上启用邮件记录管理297
12.6小结298
第13章管理传输中的邮件299
13.1新的Exchange 2007传输体系结构简介299
13.2建立邮件分类300
13.2.1修改和创建邮件分类302
13.2.2部署邮件分类302
13.3建立传输规则304
13.3.1选择条件和异常304
13.3.2选择操作306
13.3.3利用“Exchange管理控制台”创建新规则307
13.3.4利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创建新规则309
13.4日记310
13.4.1实现日记311
13.4.2阅读日记报告312
13.5小结312
第14章公用文件夹管理313
14.1Exchange 2007对公用文件夹的支持313
14.1.1Exchange 2007固有的支持314
14.1.2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314
14.1.3使用Outlook319
14.1.4使用Exchange 2003“系统管理器”320
14.1.5使用Public Folders DAV管理工具321
14.1.6使用其他的公用文件夹工具322
14.2使用公用文件夹层次结构322
14.2.1复制公用文件夹323
14.2.2管理公用文件夹324
14.3小结334
第4部分Exchange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15章可靠性和可用性336
15.1高可用性源自常识336
15.1.1可靠性与可用性336
15.1.2计划维护337
15.1.3对9的追求337
15.1.4过程与技术同样重要338
15.1.5建立可靠的平台338
15.1.6容错性与高可用性339
15.1.7复杂性和支持339
15.1.8Outlook本地缓存模式和感知停机时间340
15.2建立冗余340
15.2.1服务器冗余341
15.2.2网络负载平衡346
15.2.3网络冗余350
15.3支持性基础设施冗余350
15.4群集简介351
15.4.1群集与更高可用性352
15.4.2群集的优点、缺点和难点352
15.4.3单一副本群集353
15.4.4“群集连续复制”群集354
15.5小结355
第16章备份和灾难恢复357
16.1提供良好的可恢复性357
16.1.1良好的可恢复性357
16.1.2联机备份359
16.1.3可能出现的问题360
16.2运行备份361
16.2.1Exchange备份类型361
16.2.2备份频率、日程安排及恢复361
16.2.3备份媒质的循环使用362
16.2.4使用“Windows备份工具”来运行Exchange备份363
16.2.5校验Exchange备份365
16.3恢复邮箱和邮箱中的邮件368
16.3.1恢复已删除的邮件368
16.3.2恢复已删除的邮箱369
16.4恢复Exchange数据库370
16.5使用恢复存储组373
16.5.1准备使用恢复存储组373
16.5.2将邮箱数据库还原到恢复存储组374
16.5.3从恢复存储组中恢复信息376
16.6从灾难中恢复379
16.7小结382
第5部分Outlook
第17章支持Outlook 2007384
17.1系统需求384
17.2安装Outlook 2007384
17.2.1管理员模式安装385
17.2.2语言385
17.2.3自定义385
17.2.4部署客户端386
17.2.5“自动发现服务”386
17.3Outlook 2007的用户界面387
17.3.1收件箱387
17.3.2编辑器388
17.3.3日历389
17.3.4联系人389
17.3.5任务389
17.4Outlook 2007中新增的电子邮件功能390
17.4.1外出时的助理程序390
17.4.2邮箱已满391
17.4.3邮箱清除391
17.4.4恢复已删除的邮件391
17.4.5RSS源391
17.4.632KB规则限制的取消392
17.5通过“即时搜索”查找邮件及其他内容393
17.6与SharePoint同步393
17.7使用Outlook管理时间394
17.7.1分类和后续设定395
17.7.2日历与日程安排395
17.8资源预定395
17.9使用Outlook 2007和“自动发现服务”396
17.9.1内部自动发现和外部自动发现397
17.9.2配置“自动发现服务”398
17.10小结403
第6部分连通性
第18章投递电子邮件406
18.1组织内部的邮件路由406
18.1.1Exchange邮件路由简介407
18.1.2发送和接收连接器408
18.1.3Exchange 2000/2003的连通性413
18.2支持Internet电子邮件416
18.2.1配置Exchange接收Internet邮件416
18.2.2使用边缘传输服务418
18.3小结430
第19章Exchange Anywhere432
19.1使用Outlook Web Access432
19.1.1配置Outlook Web Access436
19.1.2Outlook Web Access和较大的组织438
19.1.3启用文档访问438
19.2使用Outlook Anywhere440
19.2.1配置Exchange使用Outlook Anywhere441
19.2.2配置Outlook客户端使用Outlook Anywhere442
19.3Windows Mobile和ActiveSync445
19.3.1配置Exchange以支持ActiveSync446
19.3.2定义ActiveSync策略447
19.3.3配置Windows Mobile设备448
19.4管理Windows Mobile设备450
19.5支持POP3和IMAP4客户端451
19.5.1配置Exchange以支持POP3和IMAP4客户端452
19.5.2配置POP3或IMAP4客户端453
19.6小结453
第7部分安全性和跟踪活动
第20章保障Exchange服务器安全456
20.1Exchange Server安全基础456
20.1.1从显眼处着手456
20.1.2考虑入侵者457
20.1.3邮件安全类型457
20.1.4保护防火墙458
20.2使用“安全配置向导”459
20.2.1准备将“安全配置向导”用于Exchange 2007459
20.2.2使用“安全配置向导”460
20.3在Exchange中使用“安全套接字层”463
20.3.1使用自签名证书和Exchange 2007464
20.3.2在Exchange Server 2007中请求并安装证书464
20.4实现邮件清洁系统467
20.4.1选择防病毒系统467
20.4.2阻拦附件468
20.4.3实现多层保护470
20.5使用反向代理保护Web服务471
20.6小结472
第21章日志、审核和监视473
21.1使用“最佳实践分析工具”473
21.1.1最佳实践的运行示例474
21.1.2我们的最佳实践和你的最佳实践479
21.2审核和日志记录479
21.2.1Windows审核479
21.2.2Exchange诊断日志记录481
21.3使用邮件跟踪485
21.3.1采用邮件跟踪日志486
21.3.2跟踪邮件486
21.3.3采用协议和连通性日志489
21.3.4配置连通性日志记录489
21.3.5配置发送和接收日志记录490
21.4监视492
21.4.1检查队列493
21.4.2监视运行状况497
21.4.3使用性能监视计数器497
21.4.4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500
21.5清除有害内容501
21.6小结505
附录A用于Exchange服务器和Outlook客户端的一些很实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506
A.1监管和管理506
A.2监视和报告508
A.3备份、恢复和存档软件509
A.4传真服务器511
A.5复制和高可用性软件512
A.6网络安全监视器、扫描器以及入侵探测器513
A.7统一消息514
A.8病毒、垃圾邮件和内容控制514
A.9Outlook和Outlook Web Access插件515
A.10工作流程516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是成功的.Mastering Exchange Server系列图书中最新的一本。其中每本书都有助于向成千上万位读者介绍Exchange的概念,并且可以帮助Exchange管理员成功地支持他们的Exchange系统更好、更准确地工作。
我们回顾了本书以前的版本,以便查明以前的内容与本书有多大关系。我们很快就意识到了几乎不得不完全从头开始重写本书,因为Exchange 2007的整个管理模型都改变了。我们面临着如下挑战:不仅需要解释全新的管理界面,还需要解释新的“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序”(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