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中华经典随笔)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随笔)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励志与成功(旧类),自我完善,综合,
  品牌: 陈继儒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31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01062032/9787101062038

·条形码:978710106203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经典随笔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小窗幽记》十二卷,旧题“眉公陈先生辑”,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身,集晚明清言小品之大成的著作。

作者简介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

编辑推荐今人把《小窗幽记》与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

目录

前言

卷一醒

卷二情

卷三峭

卷四灵

卷五素

卷六景

卷七韵

卷八奇

卷九绮

卷十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倩

……[看更多目录]

序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窗户,需要经常打开心灵的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让清风吹进来,让阳光洒进来,拂去疲倦与忧伤,照亮蒙尘染垢而迷茫的心。读一读这本《小窗幽记》,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失去色彩的心灵几许滋润。

《小窗幽记》十二卷,旧题“眉公陈先生辑”,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身,集晚明清言小品之大成的著作。今人更把它与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前言

文摘1.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评】

《聊斋志异》有一则故事,说一位盲人评判当时文人学子的文章。盲人看不见,他是依据燃烧稿子时发出的气味来判断的。气味芳香,便断定为妙文;臭不可闻,那便是烂文一篇。他的判断十拿九稳,屡试不爽。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纷繁世事,光靠一双肉眼是不够的,许多时候,是要靠我们的“心眼”,像孙悟空一样的金睛火眼。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人心面前洞明一切,并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大智;在艰难危急中坚忍不拔不为动摇,这是大勇。大丈夫者,二者缺一不可。

1.3淡泊之守,须从裱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评】

天下之大,总有人升官,总有人发财,也总有人既不升官也不发财。淡泊的人不盲目迷恋,他还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乐趣。走向淡泊,并非超凡出世,不食人间烟火,其背后更多的是冷峻的思考,默默的耕耘,不倦的追求。守住淡泊,则是守住一份清醒,一种心态的平衡,一种空灵的境界。

1.4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评】

与人相处,宜当疏疏落落,即不冷不热、不远不近之间。其缺点或缺乏亲和力、号召力,但却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一种固定的态势。即古人所说:不轻进人,亦不会轻退人;不妄亲人,亦不会妄疏人。

1.5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评】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在变,但管理者应该明白,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被管理者永远都不想被管,都想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太严了,动不动就用高压手段,只会激起更大的反弹。狗急也会跳墙,驴撩起蹄子也不是好玩的;太完美了,太乌托邦了,又让人感到遥不可及反而放弃。正如赶驴的人,常常要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挂上一串胡萝卜,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但利用这种技巧也要适度,不然驴子对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就没效果了。

1.6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评】

朋友多了路好走。不通人情,不晓世故,孤芳自赏,则难与人相处,无事则已,一有事则极易陷于被动与孤立。

1.7遇嘿嘿不语之士①,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⑦,应须防口。

【注释】

①嘿嘿(mo):闭口不说话。嘿,同“默”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