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华古典珍品书坊)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浮生六记(中华古典珍品书坊)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古代,明清,
  品牌: 沈复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11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7076247

·条形码:978780707624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古典珍品书坊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浮生六记》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记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版第103页)

作者简介《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生活纪实之作。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不详。

沈复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一生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沈复家居苏州,后携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沈复46岁时,作《浮生六记》。

编辑推荐《浮生六记》的可贵之处还表现在笔法上。作者一路放笔写去,绵绵密密,细腻人微,晶莹纯净,朴素自然。尤其是感情真挚动人。

目录

前言

卷一闺房记乐

卷二闲情记趣

卷三坎坷记愁

卷四浪游记快

卷五中山记历

卷六养生记道

……[看更多目录]

序言《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生活纪实之作。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不详。

沈复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一生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沈复家居苏州,后携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沈复46岁时,作《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记叙了夫妻闺

文摘卷 一

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①,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②,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③,故列夫妇于首卷;馀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④,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⑤。

余幼聘金沙于氏⑥,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馀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⑦,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⑧,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⑨。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⑩;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