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死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威尼斯之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托马斯·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1342160/9787561342169

·条形码:978756134216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威尼斯之死》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

作者简介托马斯·曼(Thomas Mann),德国作家。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市一个大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开始写作。1894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堕落》,获得成功。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后陆续发表的《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律格》和《威尼斯之死》等三部中篇小说,被称为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192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推荐在托马斯•曼这里,艺术家总是被爱与美折磨着,他们甚至不得不通过一丝不苟的外表修饰,彬彬有礼的待人处事或者规律得近乎古板的生活方式来限制自己内心的狂乱与躁动,热烈的感情往往让他们的身体不堪重负。而作者对于这种感情的细腻刻画则让人惊叹,似乎也印证了这些作品--尤其是《威尼斯之死》——带有作家自传性质的说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或许就是托马斯•曼本人思想情感的直接宣泄,只是借了小说中人物的口说出来而已。

小说中艺术家所爱的都是一个美好的客体——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对于塔奇奥的同性之爱,托尼奥•克律格对于汉斯和英厄堡的迷恋痴狂,或是史平奈尔先生对于科勒特扬夫人的暧昧——但是他们所爱的也可能只是这些客体所代表的美的本身,他们对于美和生活的强烈的情感只是需要一个倾注的对象而已。而我们,也从作家所塑造的形象当中,看到了美和生活本身。

文摘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