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伦理--解释学的中西对话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历史和伦理--解释学的中西对话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伦理学,综合,
  品牌: 李幼蒸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8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0088805/9787300088808

·条形码:978730008880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人中学和西学、古典和现代、理论和实践三大维面,处理新世纪最前沿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历史学和伦理学的互动关系问题。本书所收论文和讲演,多为作者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主流学术领域的创新之作,观念新颖,体现了作者古十年来根据解释学和符号学认识论,在中外人文科学领域所做的长期探索。

作者简介李幼蒸(1936—),现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旅美独立学人。1959年肄业于天津大学土建系,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曾先后做访问学者于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慕尼黑等校哲学系(1982—1984)。

目录

代导论:符号学和古代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史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 中国儒学思想史的认识问题

二 现代历史理论和中国传统史学

三 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

四 儒教礼仪系统内非语言记号的意指和施行

五 西方汉学VS中国人文科学

六 简述历史哲学和历史理论的区别

第二部分 仁学和学术伦理学

一 原始仁学的意义:《论语》文本的符号学解释学解读

二 《论语》作为“第一书”

三 《论语》现代读解之认识论前提

四 《论语》读解的“价值论”和“实践论”

五 阳明学的现代读解法:智仁勇的心学实践

六 请用“仁学”代替“儒学”

七 仁学VS儒学:论孔孟区分于五经宋明的必要

八 仁学心术学和现代学术方向的关联

九 新儒家哲学身份辨析

第三部分 伦理学和理性主义认识论

第四部分 法国人文理论思想新析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