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
  品牌: 端木赐香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203059731/9787203059738

·条形码:978720305973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那一次,我们挨打了》是对1840-1842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种全景式解读。全书将第一次鸦片战争放在了国际大背景之下,展现了19世纪中叶世界广角镜下的实力格局,详细描述了中英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的结果及影响等,并引用了大量史实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使读者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英国对大清:单相思很久了情人眼里出西施,英国人把大清当西施了,自是不错,但大清朝从未把英国人看作是范蠡。英国如此摸大清,感觉是在向它表示自己的好感;大清如此被摸,感觉对方是在向自己耍流氓。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大清只有清官与含官,八股文与文字狱,明君与昏君,经年不变的牛拉犁,颤巍巍的小脚女人,真名士自风流、假名士自下流的各色文人。对了,还有那吞云吐雾的大量烟民。除此之外,它还能产出什么呢?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英国送来恁多西洋玩意儿,中国人却独独爱上了鸦片!中国政府禁教能成功,禁鸦片却愣是禁不住!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道光:一个人的抗战

可怜的道光,“投降三人组”在跟英夷抛媚眼的间隙,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糊弄他,希望他尽快明白:咱大清公司的实力远远不如大英公司,你得割肉补仓。

媒体推荐吴思说,端木赐香“用历史给人物和语言照镜子”。她的文字能使读者身临其境,成为历史的“局内人”。

十年砍柴说,她的作品是“最好看、最真实的‘历史评书’”,拿幽默当武器,用史料作子弹,不仅揶揄了历史的悲喜,更担当着一份切肤之痛。

编辑推荐《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观战前、战中、战后:世界广角镜下的一段挨打史

识其人、其事、其局:历史大拐弯处的一场悲喜剧

端木赐香最新作品!

最好看的文字,再现大清王朝VS大英帝国

2008年最值期待的历史读本!

天涯网众多写手拍案力荐!

战争开始了,战争结束了,一切又重来……

目录

前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

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3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17

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28

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菠”39

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43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48

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59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65

热兵器VS冷兵器68

东方式的绝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72

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81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85

第三章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95

禁烟的“红头文件”何其多101

道光主持的一场禁烟大辩论105

琦善怎么就成了弛禁派?111

道光与林则徐,君臣之间有关禁烟的一场嘀咕116

第四章 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钦差大臣林则徐驾到121

英国“佐罗”义律现身131

义律与林则徐,谁上了谁的圈套?137

甘结,两大文明的冲突139

虎门销烟,大清帝国“虚幻的胜利”146

林维禧事件,东西两大文明的再次冲突150

第五章 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

战前热身161

道光耍起了二百五170

林则徐发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一封天朝特色的信172

林则徐的夷情判断、战争准备及天朝特色的野蛮175

虎门销烟后,英国国内所谓的民意183

战争前奏,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出兵中国的辩论193

第六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了

战争开始了,英夷怕林则徐吗?201

“布朗底”号在厦门: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

看不懂的白旗规则204

定海(舟山)的失陷和林钦差的倒下206

英军来到了大沽口,迎接他们的是直隶总督琦善217

天上掉下坨乌鸦粪:道光着伊里布收定海223

天朝第三个钦差——钦差大人琦善驾到230

虎门之战(1):败则败矣,但成全天朝仨英雄236

琦善和谈:一不小心就成了卖国贼240

虎门之战(2):成全了关天培,一个最悲凉的英雄251

广州之战:杨芳的尿桶战术、奕山的“汉奸”观

和广州府的白旗256

三元里抗英的神话故事264

第七章 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

英国重新洗牌:义律下岗,璞鼎查爵士上岗275

厦门之战,颜伯焘的花岗岩和怡良的祸水引流计281

第二次定海之战与三总兵之死286

镇海之战和钦差大臣裕谦之死292

“归国华侨”璞鼎查他老家——宁波沦陷了295

扬威将军:天朝卓越的书法家、无能的

军事家奕经驾到297

刘韵珂的“十可虑”和伊里布的二次出山304

乍浦之战:满洲兵的顽强和满洲家属们的节烈307

吴淞之战:陈化成,顿饭能吃120个包子的英雄313

上海和平失陷啦317

镇江之战:海龄副都统是英雄还是狗熊?319

第八章 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

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夷:瞧不懂的媚眼与照会327

道光 :一个人的抗战332

中英《南京条约》336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门条约》341

中美《望厦条约》345

中法《黄埔条约》348

第九章 余音袅袅

鸦片问题353

广州的民情和天朝的两个大“粪青”356

琦善的命运波折361

林则徐死得其时死得其所365

道光的羞愧和阎崇年的苛责372

恩格斯的预言和拿破仑的失望374

……[看更多目录]

序言前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

按我们的教材,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当然也有怀疑的——比如美国学者孔飞力认为王朝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衰落,而中国旧秩序的衰落至少不会早过1864年,即太平天国覆灭的那一年,所以他认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至少要推到1864年之后。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认为,如果把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作为近代标志的话,那么中国的近代应回溯到19世纪初;如着眼于中国国内旧制度的解体和新制度的萌生,则中国的近代似应开端于19世纪后半期。这里且不论中国的近代化起于何

文摘插图: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