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名家作品,其他作家作品,
品牌: 吴淡如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7036968
·条形码:9787807036968
·包装版本:2007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就是旅程中的那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在录像的空档也一样,它总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冷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有时,它还真的能够发挥无穷作用。如果爱情曾经伤害过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先点头同意。苦与乐,都是爱情的面相——如果没有得到什么,那一定要学到些什么啊。
对于爱情,我也曾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尔后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与他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想起,但也不需抹煞,不必言恨。
作者简介吴淡如,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著名畅销书作家和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自1995年至今都是台湾省畅销排行榜上女性作家第一名,并二度获得金钟奖最佳教育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提名。
她说自己天生反骨,十岁就立志当作家,尽管有人劝她写作会饿死,但她就是义无反顾。
她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改变,只想发掘短暂人生的种种可能。
她在主持节目时阅读别人的故事,在旅行中品尝生活的意外滋味,在写作中领悟人生的美妙。
她说:你一定要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因为你不想做的事,一定做不好;尽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能活得让自己和别人都觉得赏心悦目!
编辑推荐如果爱情曾经伤害过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先点头同意。苦与乐,都是爱情的面相——如果没有得到什么,那一定要学到些什么啊。
对于爱情,我也曾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尔后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与他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想起,但也不需抹煞,不必言恨。
目录
自序 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辑1:有情无情,暧昧不明
搞暧昧
我爱你,一切搞定
宁可失身,不可嫁人
……[看更多目录]
序言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档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多年来,保持着这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镇定剂、一个护身符,我靠它得安稳。我是一个很喜欢新挑战的人,也是常常想要改变轨道的人,从来不肯循规蹈矩,然而,却不喜欢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冷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
有时,它还真的能够发挥无穷作用。
开始构思这篇序时,我正在北京往台湾的飞机上,包包里有一本名叫《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的书。
历经台风的威胁、转机的订位记录莫名其妙地被取消、被迫拖着大行李箱上机,而行李箱里的酒又被海关“依规定”没收——实在让人一肚子乌烟瘴气,刚坐到座位上那一刹那,我的神经还是紧绷着。伸手探进背包里,我好像哮喘发作的病人探到了救命喷剂似的。啊,还好我身边有一本书。
《追逐日光》是尤金·欧凯利的最后传记,他是美国KMPG——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本书出版时,他已经去世了。
这本书是他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记录。
那一年他五十三岁,功成名就,且乐观开朗,有坚固的婚姻,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最小的女儿才十四岁,同时还是两个稚龄孙子的外公,还有用不完的钱,许多尚待实现的梦想……在这个年龄,一般人想有的他都有了。
忽然,他那当过护士的太太发现他脸颊有点凹陷,他听从建议做健康检查;忽然,医师说,他只剩三个月可活,而且他的身体状况将受癫痫威胁,就算他接受治疗,也最多能撑几个月。
忽然,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可是他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为什么是我”的怨尤,决定尽情享受这三个月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有限的快乐和无可计量的痛苦。
他为自己创办的公司找到接班人,然后带着太太到他们一直想要旅游的欧洲城市,安排好自己死亡后的追思礼拜。
他的胆识与能耐,在面临死亡吋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面临死亡的机会当成一份最后的礼物。过去的历练使他具有“接受现实的能力”,让他分得清什么是情绪,什么是现实,决定要勇敢面对, “难道生命的尽头非得是最糟的部分吗?为什么不可以让它变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经验,或人生最棒的部分呢?”欧凯利说。
他明白,现实已经不容反抗。虽然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艰巨的,但却又是必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为什么不能够用不同凡俗的方式? 死神可以带走他,但不能摧毁他的信念。他仍拥有人生美丽的回忆,也为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一个典范。
他走了以后,和他一样热爱打高尔夫球的妻子说:“他留我孤单一人在高尔夫球场上追逐日光——但是,他却帮我把球摆得好好的,让我能轻松打完这一局。” 一个能够在听闻噩耗后如此清醒而平静的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如果注定要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都必须空手而来,空手而返,那么,一定要学到。
总有某些坚韧的东西,会留在一个不被摧毁的地方。
那就是我们在一生中学到的东西吧。如果将它称作宝石,每个人所制造的款式和材质,如此的不同。
仔细想来,我喜欢旅行的基本原因,和喜欢挑战、喜欢新鲜事是同样的理由。我想要偶尔离:汗既定的轨道。我是个胆子不算太大的俗人,所以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安全的“出轨”方式。不时离开轨道,我才能抽离我最习惯的环境思考,我的心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变老。
这半年来,我每个月都到北京主持节目。每次三到四天,由于不能直飞的缘故,路程迢遥a旅途劳顿,一下飞机常直奔摄影棚——四十八小时内,要录完一个月的分量,总也还有些乌龙的状况出现……说不累是骗人的。
可是,每一次往返,我总是愉快的,总有些收获,总认识了些新朋友。因为我没有把这个行程设定成“工作”,我将它设定成“旅行”。
旅行,总也会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情发生。
经过了一些岁月的历练,一些酸甜苦辣的洗礼,我也领悟到一个神秘的道理:“嘿,我知道我的脑袋里有一个秘密按键,如果我将它设定为‘ 享受’,那么再辛苦多半也是愉快的。就像有人觉得高空弹跳是个享受(目前对我来说那形同自虐),有人爬世界第一高峰也算享受(对我来说那是找死),有人把到亚马逊河参加马拉松被毒虫咬当享受(这是马拉松名将林义杰说的),而我自小把写作当成享受。因为享受,所以顶多发几句牢骚,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情,总还能抿嘴一笑,没有任何恨意。” 写《追逐日光》的尤金·欧凯利也是“更改了设定码”而已。他决定不要让愤怒侵蚀自己最后一段时光,他选择把必须接受的事情,当成礼物。
心态漂亮,虽败犹荣。
我们都只能拥有有限的时光。
在北京录像的时候,有一位记者来采访我,他很认真地准备了采访的问题。有一题是:“听说”你写了不少有关爱情的书,请问你是因为恋爱谈得很好吗? 当然不是。
当然是因为本来对爱情毫无认知,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有句古话说,三折肱(三次折断手骨)成良医,我在感情中折断手臂或许不到三次,但大伤小伤、碎心爆肝总都少不了。
不敢说自己成了良医,但至少学会了怎么跌伤势会轻一些。
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
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被忽视的伤口只会暗自化脓,变成更大的祸害。
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东西常不是真的,这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
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与他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想起,但也不需抹煞,不必言恨。
如果爱情曾经伤害过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先点头同意。
如同生与死,是人生必有的人口与出口;苦与乐,都是爱情的面相— —如果没有得到什么,那就学到些什么吧。
文摘插图


书摘
《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垃圾女郎
从暗恋到初恋要走多远的距离?对她来说,别人一步可以跨过的路途,总比万里长城还长……
如果没有他,她的人生会像一个空塑料袋一样,里头什么东西也没有吧。在半睡半醒之间,这个念头浮现在李晓燕的脑海里,从墙壁另一头传来的冲水声,把她从湿黏阴郁的梦境里拉出来。
李晓燕睁开了眼睛。
她听见隔壁开门的声音,催自己起床了,他出门了。
她也听见塑料袋里头的空可乐罐头撞击门框,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出门的声音,是她每天早上的闹钟。
李晓燕其实不需要闹钟,她不是上班族,她靠网拍维生,小小的套房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白色和黑色帽子。加上她自己的东西和原料,小小的套房像个密闭的垃圾场。
她的维生方式全靠网络:在网络上跟帽子批发商订购一模一样的白帽子,然后依照自己的喜好,用奇异笔和亚克力原料,把帽子画成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上网把它们卖掉。这是她所能想到的维生方法。以前,她工作到三更半夜,中午才起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