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解释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 著,韩莉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1-1字数: 415000版次: 1页数: 572印刷时间: 2002-1-2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57032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格尔茨这本开拓性的著作,美国社会学协会1974年索罗金奖获奖作品,有助于为整个一代人类学家界定其领域的终极目的。

内容简介

面对第一个抉择,我决定只收入那些与文化概念有直接而明显关系的论文。事实上,这些论文的大多数不是理论探求而是经验研究,因为当我离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太远时,我就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例,来提出一个独特的——别人也许会认为是奇怪的观点来阐明什么是文化,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应该如何恰当地研究它。虽然重新定义文化是我作为人类学家最持久的兴趣,但是我也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比较史学和文化生态学领域里做了一些拓展——为了避免离题太远,本书就没有反映这些关注。因而,我希望,这一组论文看起来就像是一篇通过一系列具体分析而得来的论文,不要仅仅是一种“尔后我写道……”这样的对有些漂泊的职业生涯的回顾。这本书要进行论证。

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克利福德格尔茨是本世纪一位“最具原创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类学家,也是致力于复兴文化象征体系研究的知识运动的前沿人物”,他的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名作《文化的解释》是其文化人类学研究论文精选集。收入该书的论文按论述的对象,分为五编十五章,格尔茨在本书里全面梳理了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的误区,对文化的概念,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的关系进行了详实的研究,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从一个又一个的个案中提出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来阐明什么是文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文化研究应采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茨(192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修辞家、符号人类学和释义人类学倡导者,普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其符号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使用各种符号来表达的一套世代相传的概念,人们凭借这些符号可以交流、延续并发展他们有关生活的知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因而也是可以解释的文本,而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指导性符号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格尔茨的文章侧重修辞,富有特色,常以比喻例证以阐其说,很少出之以平铺直叙。作为一位雄辩的理论家,格尔茨以其《文化的解释》、《爪哇的宗教》、《地方性知识》等著述影响了人类学界内外的众多学者,被誉为二十世纪一位“具原创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类学家,也是致力于复兴文化象征体系研究的知识运动的前沿人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深描说: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

第二编

第二章文化概念对人的概念的影响

第三章文化的成长与心智的进化

第三编

第四章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

第五章精神气质,世界观及对宗教象征的分析

第六章仪式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

第七章现代巴厘人中的“内部转换”

第四编

第八章作为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革命之后:新兴国家中民族主义的命运

第十章整合式革命:新兴国家中的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

第十一章 意义的政治

第十二章 政治的过去,政治的现在:关于运用人类学研究新兴国家的杞记

第五编

第十三章 智慧的野蛮人:评克劳德莱维一斯特劳斯的著作

第十四章 收厘的人、时间和行为

第十五章 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

索引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