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古代,明清,
品牌: 李渔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101058338
·条形码:9787101058338
·包装版本:2007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中华经典随笔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作者在该书卷首《凡例七则·四期三戒》中自述道:“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是集也,纯以劝惩为心,而又不标劝惩之目,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又说:“劝惩之意,绝不明言,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芝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我看,李渔的这段表白,半是矫情、半是真言。
所谓矫情者,是指李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故意说给当政者和正人君子者流听。因为李渔的著作文章在当时已经受到某些人的指责。
作者简介李渔( 1611 — 1680 )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闲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对自己的生活所得所闻见的事物的总结性的书。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批评。从舞台的实际出发,注重戏曲的结构、中心事件的选择安排等,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还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饮食、作卧等方面的审美感受。
《笠翁传奇十种》剧目为《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中文书目:
《李渔全集》(德)马汉茂(Helmut Martin)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觉世名言十二楼》(清)李渔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ISBN 7-80519-3335-5/I.75
《十二楼》(清)李渔著 中华书局,2004 ISBN 7101035329
《无声戏》(清)李渔著,中华书局 2004 ISBN 7101035485
《闲情偶寄图说》上下二册。(清)李渔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辑推荐李渔的友人余澹心(怀)在为《闲情偶寄》作序时就说:“而世之腐儒,犹谓李子不为经国之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者。”所以,李渔预先就表白:我这本书虽名为“闲情”,可并不是胡扯淡,也无半点“犯规”行为;表面看我说的虽是些戏曲、园林、饮食、男女,可里面所包含的是微言大义,有益“世道人心”。李渔这么说,对于当时的统治者和满口“仁义道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腐儒”们,不无讨好之意。
目录
编选说明
卷一
词曲部上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