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西夏史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简明西夏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民族史志,
  品牌: 李蔚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86 页

·出版日期:1997年

·ISBN:7010024375

·条形码:9787010024370

·包装版本:1997年10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前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所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在10 至13 世纪期间,先后与宋、辽、金鼎立,统治近200 年的西夏王朝,曾经组织领导其境内的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开展同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为开发祖国的大西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学习研究西夏史,不仅可以使我们全面去了解、掌握我国古代史的发展规律,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其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对西夏史的学习和研究,是从1981 年开始的。这一年的8 月,我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参加西夏研究学术讨论会,会上聆听了有关专家的高论,参观了西夏皇陵和宁夏博物馆珍藏的西夏文物,从而对西夏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我一面学习西夏文,搜集有关史料,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西夏史和辽宋西夏金元史史料学,一面对西夏史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不仅发表了20 余篇文章,而且还编出了西夏史讲义。可谓教研相长,相得益彰。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吸收有关专家的一些科研成果编撰而成的。

如众所知,由于元人修辽、宋、西夏、金史时,不给西夏写分量可观的纪传体专史,致使西夏公私史料湮灭亡佚,现存的足资佐证的关键性的史料,不仅贫乏而且分散,从而给撰写该朝历史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之本人地处西北边陲,学术情报闭塞,功力不深,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在撰写的过程中,为了使我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西夏学的概况,甘肃省图书馆高士荣同志在百忙中按照图书分类法编了《西夏史文献目录》;孟凡秀、蔡华等同志及时手抄写了书稿;人民出版社张秀平同志提出过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校系有关领导给予不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蔚

1994年5月于兰州大学历史系

作者简介李蔚,原名李盛炎,安徽宿松县人。1934年11月生。1957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现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国古代教学和研究工作。会任历史系副主任,中国古代考古室主任,现任教授。发表过《吴玠吴璘抗金史迹述论》、《西夏统治下的河西》、《清乾嘉年间南巴老林地区的经济研究》等论文近50篇,并出版了《西厦史研究》一书。

编辑推荐前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所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在10 至13 世纪期间,先后与宋、辽、金鼎立,统治近200 年的西夏王朝,曾经组织领导其境内的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开展同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为开发祖国的大西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学习研究西夏史,不仅可以使我们全面去了解、掌握我国古代史的发展规律,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其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对西夏史的学习和研究,是从1981 年开始的。这一年的8 月,我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参加西夏研究学术讨论会,会上聆听了有关专家的高论,参观了西夏皇陵和宁夏博物馆珍藏的西夏文物,从而对西夏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我一面学习西夏文,搜集有关史料,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西夏史和辽宋西夏金元史史料学,一面对西夏史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不仅发表了20 余篇文章,而且还编出了西夏史讲义。可谓教研相长,相得益彰。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吸收有关专家的一些科研成果编撰而成的。

如众所知,由于元人修辽、宋、西夏、金史时,不给西夏写分量可观的纪传体专史,致使西夏公私史料湮灭亡佚,现存的足资佐证的关键性的史料,不仅贫乏而且分散,从而给撰写该朝历史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之本人地处西北边陲,学术情报闭塞,功力不深,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在撰写的过程中,为了使我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西夏学的概况,甘肃省图书馆高士荣同志在百忙中按照图书分类法编了《西夏史文献目录》;孟凡秀、蔡华等同志及时手抄写了书稿;人民出版社张秀平同志提出过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校系有关领导给予不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蔚

1994年5月于兰州大学历史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12世纪前后的中国概况

二、 西夏的国名及其立国长久的原因

三、 西夏的疆域及其境内民族的分布

四、 西夏历史发展的段落划分及其社会性质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简明西夏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