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领导(曾仕强著)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式领导(曾仕强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管理,领导学,经理人书架,
  品牌: 曾仕强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出版社

·页码:30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1094124

·条形码:9787301094129

·包装版本:2005-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中国式领导》中,有“中国式管理之父”之称的曾仕强教授,结合其30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详细分析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揭示中国管理者沟通难、授权难、管人难等问题的根源,并分别探讨了“管理与领导”、“分层授权与分层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人员发展”、“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等管理实务方面的课题,发挥出一套适合现代中国管理者的切实有效的领导艺术。

作者简介曾仕强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现任北京时代光华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华夏智业管理学院院长。具有30年以上管理实践经验,并长期担任企业经营顾问、高级培训,历任大学校长、教授。专研中国式管理数十载,公开授课千场次以上,广受赞誉。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其他重要著作有《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的管理行为》《大易管理》《管理思维》《管理大道》等。

媒体推荐书评

管理以事为中心,领导却以人为主轴。过度管理,难免视人犹物。因此也只有重视领导,才能够充分发挥人员的潜力,适当地应变,合理地创新。

——曾仕强

曾先生的很多观点,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管理方面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但这也许正是我们组织这次对话的价值所在。在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的今天,曾先生的思考至少给了我们一些特别的启示。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

在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思维中,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管理以人为本。之所以有中国式管理,就是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日本人是不一样的。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具有5000年的深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更强调人际关系、潜规则,从而提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等理念。

——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 蒋锡培曾仕强其他著作请见以下专题:

编辑推荐中国式管理的目的,在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理人的方式,来达致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我们很多人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以致形成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企业营运的绩效。

相信通过《中国式领导》的学习,您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式管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而且也会领悟到领导者沟通、授权、激励与培育部属的成功用人之道。

管理以事为中心,领导却以人为主轴。过度管理,难免视人犹物。因此也只有重视领导,才能够充分发挥人员的潜力,适当地应变,合理的创新。

——曾仁强

曾先生的很多观点,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管理方面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但这也许正是我们组织这次对话的价值所在。在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的今天,曾先生的思考至少给了我们一些特别的启示。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

在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思想中,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管理以人为本。之所以有中国式管理,就是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日本人是不一样的。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具有5000年的深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更强调人际关系、潜规则,从而提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等理念。

——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 蒋锡培

目录

引言

第一部管理VS领导

导言

第1讲当管理者遇到领导

一、中国企业组织的三阶层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

第2讲过度管理,缺乏领导

一、领导不是管理的一部分

二、过分重视管理会带来制度危害

三、协调制度与弹性

第3讲沟通不如好好商量

一、管理讲求沟通,领导则讲滶好好商量

二、中国人的沟而不通

三、沟通与商量的差异

第4讲创新先求降低风险

一、以管理求创新容易招致失败

二、领导创新强调以不变应万变

三、创新方式因民族性不同而不同

结语

第二部分层授权VS分层负责

导言

第1讲分层授权有很多的好处

……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