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的十三堂课(王安忆著)(王安忆作品系列)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
品牌: 王安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128660
·条形码:9787532128662
·包装版本:2005-06-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王安忆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小说家的十三堂课》身为一个透过阅读而「上课」的学生,我相信这门课具有吸引学生的质素,从一个作家眼中去分析文学作品与从学院教授的理论基础去诠释,必定有其不同之处,王安忆对于小说的掌握与她对创作的关注不可分割,在生动的讲述中,小说家的身份与实务经验在课堂中成为可供分析的经验来源,而讲者丰富的创作经验恰恰是学院的理论所无法给予及传授的知识。
作者简介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媒体推荐书评
小说是什么?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小说的价值是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
编辑推荐《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形成是在大学课堂上,「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指的不是「要成为小说家所必须上的十三堂课」或是「小说家去听的十三堂课」,而是上海复旦大学邀请作家王安忆驻校上课,透过课堂演讲资料的整理而产生这本书,对于大学的文学教育而言,它提供学院的文学理论与小说作者的实务经验得以碰撞的机会,另一方面,透过课堂的讲述,小说作者的创作观与教育观也得到彰显。
目录
复旦大学小说学课程大纲
第一堂课 小说的定义
第二堂课 作家的处女作
第三堂课 张承志的《心灵史》
第四堂课 张炜的《九月寓言》
第五堂课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