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出路(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

分类: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研究,
品牌: 陈序经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53 页
·ISBN:7300060579
·条形码:9787300060576
·包装版本:2004年11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陈序经教授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写作本书,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优劣,分析前代及当时国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歧路中探求中国文化的方向。
1933年,陈序经教授在中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五四”以来又一次中西文化的论战,本书就是在此次讲演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修订而成。在本书中,陈序经教授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他的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以此为基点,对当时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即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主张折衷的,作了深人介绍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作者简介陈序经(1903~1967)中国社会学家。海南文昌人。192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192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岭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教务长,岭南大学校长,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等职。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陈序经毕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其重视文化研究,提倡在中国创立“文化学”。他认为,在中国,想从东西文化的研究中寻找一条救国办法的人有三种不同的主张:一是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二是主张复返中国固有的文化;三是主张折衷的办法。他指出折衷派和复古派都没有出路。他曾深入中国农村实际,对闽、粤、桂的船家疍民和东南亚各国华侨进行过较多的调查研究。对东南亚史、华侨史、匈奴史也较有研究。著作有:《中国文化史略》、《疍民的研究》、《文化学概观》、《南洋与中国》、《社会学的起源》等。
编辑推荐陈序经教授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写作本书,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优劣,分析前代及当时国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歧路中探求中国文化的方向。
目录
出版说明
序
代序
绪言
第一章 文化的根本观念(上)
第二章 文化的根本观念(下)
……[看更多目录]
文摘文化与人类
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有了人类,必有文化。文化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这一点自从比国的人类学家路杜氏等发见所谓前石器时代的遗石以后,一般人类学者似没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有些人相信,人类曾经过一个没有文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类是一种爬树的动物,而与其他的高等动物没有什么分别处。我们对于这种见解,是不能表同意的,因为若是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他必定有创造文化的能力;若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则人类在最初的时期,无论其创造的文化如何简单,总不得谓其没有文化。并且所谓没有文化的人类的时期,不过是一种臆说,在历史上既找不到证据来,而在现在所生存的人类里,无论如何野蛮,如何不开化,也找不出是完全没文化的。
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文化。但是人要是创造文化,他必然已经是人。要是他不是人,他绝创造不出文化来。所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者,也可以说是因为前者有了文化,后者没有文化。我们这样的去区别人类和其他的动物,也许会引起一般人的疑问。他们以为飞禽像鹦鹉,能学人类说话,鸡鸽能做十二音,狗能做十五音,角牛能做二十一音,猴子能做二十音。这种声音言语
固然简单,然与人类的言语,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种类上的不同;因为一般普通的人类若是没有受过教育,其所用的言语也不过三百字。言语是促进文化的原动力,而且是文化的特征,动物既有了言语,则动物不能说其没有文化,而人类和其他的动物的区别处,并不在于有文化和没有文化了。不但是言语非人类所独有,就从文化的他方面看去,动物也非完全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