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治病:法学视野中的云南农村合作医疗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以制度治病:法学视野中的云南农村合作医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医院管理,

作者: 沈寿文著

出 版 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5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125542包装: 平装目录

导论:一个中国特色的制度——农村合作医疗

一、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上篇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一章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

第一节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

一、“六二六”指示与国家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合作医疗的诞生与“农村医疗卫生学乐园”运动

第二节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在云南的发展脉络

一、实行“合作医疗”前云南省的医疗卫生资源

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在云南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第二章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

第一节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桥头公社的实践

一、特殊时代的“政治逻辑”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

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举办层级、资金筹集和使用办法

三、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节 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维持措施

一、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维持措施——桥头公社的经验

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维持措施——一点补充

第三章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

第一节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叙事: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普遍性:中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背景和存续条件

二、特殊性:边疆多民族省份云南的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语境

第二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单一措施与配套制度

一、疾病预防与疾病救治、医疗保健与医疗救助

二、医疗卫生资源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节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时代逻辑与时代局限

一、非理性、理性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

二、法律、社会规范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

下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章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展开

第五章 法制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云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内地以树立“先进典型”、学习“光辉榜样”的形式进行政治动员的事例不胜枚举,然而与诸多破坏性的大批判运动相比,“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和“农村医疗卫生学乐园”的政治运动似乎具有更多建设性成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云南的诞生,便是这个边疆多民族省份在政治运动的滚滚洪流中积极学习湖北乐园先进典型的产物。

第一节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

一、“六•二六”指示与国家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卫生资源的缺乏与党和政府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广大农民贫病交加,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猖獗流行,人均期望寿命不到35周岁。面对这种形势,中国政府自1950年代开始,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并按照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经验,进行强大的政治动员,迅速在广大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控制和消灭了某些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