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碧玉簪(2VCD)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越剧:碧玉簪(2VCD)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音乐频道,VCD(CC),
  品牌: 金采风

产品参数·介质:VCD

·碟数:2

·格式:套装

·出版社: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发行公司:红红音像

·ISRC:CNE270700970

·条形码:9787884139132

·包装高:1.19 厘米

·包装长度:14.40 厘米

·包装宽度:13.00 厘米

·包装重:58.97 克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介绍介质为2VCD!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大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千金李秀英,天资聪颖,秀丽贤淑,品德端庄,其父将她许与好友之子王玉林。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垂涎秀英已久,因此嫉妒这桩婚事,遂与孙媒婆密定奸计。秀英出嫁之日,媒婆暗中偷走秀英的碧玉簪,连同伪造的情书,一并放入洞房。玉林在关房门时偶然拾得,怒不可遏。婆婆发现小夫妻婚后尚未同房,硬拉玉林上楼,但他顾自挑灯夜读,不理秀英。玉林寻衅辱打秀英。李夫人得知后,来到王家,为女儿讨还公道。谁知玉林怒气在身,竟以伯母相称。李夫人称病催夫速归。李廷甫怒气冲冲来到王家,责问玉林为何如此无礼,玉林理直气壮地当场拿出物证,李廷甫哑然失色。事后,经过追查,真相大白。玉林尊母之命,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送上凤冠霞帔,秀英不受。经过双方家长,特别是婆婆的劝慰,和玉林的再三恳求,严责己过,直至跪地请罪,秀英方才回心,夫妻终重归于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