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若干问题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若干问题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国际法,国际法学,

作者: 杨松才等著

出 版 社: 湖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6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38564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1世纪是人权受到空前尊重的世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活得好,都有自己的种种需求,都企盼过着越来越幸福的生活。在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入的各种利益,就具体表现为人权。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社会上的各种主义、政策、法律与制度,都是为人而存在,是为人服务的。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人权受到空前的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责任”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乃是历史的必然。

目录

第一章公约的起源及其基本原则

第二章北欧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劳动基本权研究

第四章中国妇女、儿童的权利保护

第五章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六章中国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权

第七章论公民健康权

第八章中国残疾人的社会权利及其实现

第九章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

第十章文化权利的内涵及其保障的国家义务

第十一章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监督与执行

书摘插图

第一章公约的起源及其基本原则

一、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人们组织各种社团以来,对社会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的公众关注就经常被讨论并形成了一些制度。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和哲学派别均强调对人类同类的集体责任。如佛教徒有责任给乞讨者提供食物;基督教团体在其整个历史中穿插着慈善工作;亚洲的宗族组织对其本家族中的不幸成员予以关照等等。不同的西方学者如托马斯潘恩、伊曼努尔康德、卡尔马克思,英国费边社的比阿特迪斯和亚德尼韦伯及德国的俾斯麦均以世俗的、哲学的角度在制度层面论及实际上在20世纪中期才逐步发展的现代福利社会。而自1919年以保护全球劳工平等与生活水平条件为宗旨的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以来,福利就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