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投资经典案例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个人理财,期货,

作者: 刘英华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远东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0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0687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搜集了国内外十几个典型的期货市场风险事件,详细阐述了案例背景及事件经过,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对投资期货的个人或者机构而言,可以从这些风险事件中获得启示,对于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都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

刘英华,毕业于吉林大学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指数小组成员、衍生品小组成员,从事指数及衍生产品研究及设计工作,参与开发沪深300、深证100等指数产品。现就职于平安证券衍生产品部,主要工作为衍生产品研究和结构化产品设计。曾与傅德伟、孙培源编著《期权:应用与监管》,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总序 刘鸿儒

前言

第一部分 海外案例

1 美国“87股灾”

2 巴林银行事件

3 住友铜事件

4 芬丘奇公司操纵市场失败案

5 香港金融保卫战

7 英国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巨额亏损案

8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第二部分 国内案例

9 “327”国债期货事件

10 苏州红小豆事件

11 天然橡胶R708事件

12 株洲冶炼厂锌期货事件

13 中航油事件

14 中盛粮油大豆油期货事件

第三部分 案例链接

巴林银行事件

从“巴林事件”看衍生交易的风险管理

“巴林”案件知多少

巴林事件肇事者里森

住友铜事件

住友铜丑闻曲终 瑞银支付住友8600万美元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法兴大亏损启示:内部风控须铁腕执行

法兴49亿欧元巨亏真相与启示:一个人的黑客帝国

法兴丑闻再引反思 金融机构是否真有吸取教训

苏州红小豆事件

苏州红小豆为什么炒“糊”了?!

红豆吃“红牌”了

从苏州红事件看中国期市

从“苏红事件”看期市发展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天然橡胶R708事件

R708多头操盘思路综述

一石击起千层浪

由R708逼仓而引起的思考

风云散去话天胶——来自R708结束后的报道

株洲冶炼厂锌期货事件

风险要放在首位——“株冶事件”再回顾

中国不能没有定价权 常清历数期货业三大弊病

中航油事件

从中航油事件谈国有公司治理

中航油事件调查报告公布

中航油事件再反思

中盛粮油大豆油期货事件

明套保暗赌博 中资屡败境外期货

“中国头寸”缘何频遭狙击(节选)

后记

书摘插图

1 美国“87股灾”

背景

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日益受到挑战。1973年和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物价暴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长期陷于危机和滞胀之中。1983年,美国经济打破滞胀局面,开始快速转好。次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6.9%。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国股市自1982年起连续5年上涨。1986年12月,道琼斯指数达到1896点,并于1987年8月攀高至2722点。与1982年1036点的低位相比,涨幅超过160%,美国股市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尽管股市一片繁荣景象,但美国的经济问题依然存在,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1985年,美国再次成为净债务国,债务高达1075亿美元,美国财长贝克多次敦促西欧、日本等工业国帮助削减美国贸易赤字未果,次年美国对外债务进一步增加。1987年,美国国债发行超过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高达1 476亿美元。随着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美国不断升温的股市笼罩在阴影之下,危机一触即发。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