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埃编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宋元金史,

作者: 王曾瑜著

出 版 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68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9729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个人的一部宋金社会经济史研究论文集,绝大部分是宋代的,只有很少量涉及辽金与前朝后代。

作者简介

王曾瑜,汉族,1939年生,上海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著有《鄂国金佗仿编、续编校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荒淫无道宋高宗》《宋朝兵制初探》《金朝军制》《宋朝阶级结构》《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此书与他人合撰)等专著,历史系列小说《靖康奇耻》《河洛悲歌》《大江风云》《转战湖汉》《扬威南北》《关山怅望》《忠贯天日》等七部,论文和译文200余篇,另出版论文选集《凝意斋集》,论文集《锱铢编》。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辽宋西夏金部分和《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的编写。近年来开始发表若干杂文,如《腐败就是今天的国耻、党耻》(《北京观察》1998年试刊第3期)《巴黎公社原则和苏维埃政权的灭亡》(《北京观察》2000年第3期)等。

目录

一、略论中国战国至清代的粮食生产

二、宋代的复种制

三、宋代的绿色革命

四、中国古代的丝麻棉

五、中国古代的丝麻棉续编

六、宋代社会结构

七、宋朝户口分类制度略论

八、宋朝阶级结构概述

九、从“九品差调”到宋朝的五等户

一○、宋朝划分乡村五等户的财产标准

一一、宋朝的产钱

一二、宋朝的官户

一三、宋朝的吏户

一四、宋朝的差役和形势户

一五、宋衙前杂论

一六、宋朝的“三大户”

一七、宋朝的坊郭户

一八、关于南宋城乡户口的若干统计

一九、试论秦汉至两宋的乡村雇佣劳动

二○、宋朝的诡名挟户

二一、宋朝的奴婢、人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

二二、宋代人口浅谈

二三、宋代农户平均家口数的估计

二四、金朝户口分类制度和阶级结构

书摘插图

一、略论中国战国至清代的粮食生产

纵观我国二千余年粮食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粮食生产始终囿于小生产的手工劳动水平,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但也必须承认,由于历代农民的辛勤劳动,在小生产手工劳动的范围内,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农民们逐步地实行精耕细作,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亩产量,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道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农学遗产。我们应当珍视古代粮食生产的成就,并对其缺陷给予历史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

(一)作物品种的变化

二千多年来,我国各类粮食作物品种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早在周代,《诗经•大田、噫嘻、载芟》中提到“播厥百毂”,可知当时粮食作物品种繁多。大致说,那时是以黍和稷为主。到战国时代,菽(豆)和粟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墨子•尚贤中》说:“菽粟多,而民足乎食。”孟子、荀子等也往往以菽粟并称,稻、麦则居于次要地位。《论语•阳货》记孔子说:“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稻与锦并称,可知当时的稻还是比较稀有的作物。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