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大揭秘
分类: 图书,艺术,影视艺术,影视制作,
作者: 吴毅著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34610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士兵突击》之后,按照我们最初的设计,是要拍《隋唐演义》,但在启动过程中,《士兵突击》产生的影响力逐渐表现出来,作为创作者,我们觉得情绪好像没释放完,在这种心态下我们能否延续一个《士兵突击》创造的神话,就像拍戏有气口一样,作为制片方,我觉得我们比较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气口,选择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非常正确的。
——制片人吴毅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六十年前的一个中国军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此之激荡、如此之悲壮、如此具有历史价值,我突然觉得,知道这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亏欠不已。那么在我们手里,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做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有这样的中国人,我们还有这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你不是罪人吗?于是乎我就做了。
——导演康洪雷
任何编剧在做戏的过程中,一定是要在其中榨取最大限度的快乐,如果这个都达不到的话,那编剧生命是会很短暂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创作中卡住的时候不多,大纲基本就是一气呵成下来,卡住都是在修改的时候,所以我很少改剧本,我改剧本一般都是推翻重写,非常要命。到目前为止,《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文本是我最喜欢的。
——编剧兰晓龙
内容简介
《士兵突击》之后,按照我们最初的设计,是要拍《隋唐演义》,但在启动过程中,《士兵突击》产生的影响力逐渐表现出来,作为创作者,我们觉得情绪好像没释放完,在这种心态下我们能否延续一个《士兵突击》创造的神话,就像拍戏有气口一样,作为制片方,我觉得我们比较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气口,选择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非常正确的。——制片人吴毅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六十年前的一个中国军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此之激荡、如此之悲壮、如此具有历史价值,我突然觉得,知道这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亏欠不已。那么在我们手里,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做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有这样的中国人,我们还有这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你不是罪人吗?于是乎我就做了。——导演康洪雷
任何编剧在做戏的过程中,一定是要在其中榨取最大限度的快乐,如果这个都达不到的话,那编剧生命是会很短暂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创作中卡住的时候不多,大纲基本就是一气呵成下来,卡住都是在修改的时候,所以我很少改剧本,我改剧本一般都是推翻重写,非常要命。到目前为止,《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文本是我最喜欢的。——编剧兰晓龙
作者简介
吴毅,天意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制片专业,曾在湖北电影制片厂任职,分管影视策划、生产;2001年加盟湖南电广传媒节目分公司,担任制作总监,分管节目制作。曾先后承担完成影视剧制作30多部700多集,曾荣获第22届、第23届、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第4届、第7届金鹰电视节优秀电视剧奖,第3届电视电影“百合奖”特别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欧亚电视节最佳创作大奖等多项大奖。
目录
第一章《我的团长我的团》,从零开始
第一节缘起远征
吴毅,《我的团长我的团》缘起
康洪雷:真诚做艺术
兰哓龙:从虚无里抓东西
第二节远征故事
远征军滇缅作战
附录:《国民革命军新-军知识青年从军歌》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情梗概
第二章《我的团长我的团》,革命之路
第一节路漫漫吴毅
筹备:《我的团长我的团》,坚定与优秀
事故:生命价值的认同
拍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一百七十二天
第二节修远兰晓龙
题材:我想让观众明白我在松山上的感受
创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对我来说是一段人生
人物:角色是成就戏剧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第三节求索康洪雷
艺术:努力克服,开拓陌生
性情:不能让心柔软起来
结局:让我们记住他一辈子
精锐VS炮灰:他俩是不可分割的
团队:在交流中增进互信
价值:努力拍一些内心渴望的东西
第三章《我的团长我的团》预备,齐!
第一节美术师:寻找“古战场”
对话赵立新:这个片子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第二节服装师:做旧的“历史”
对话高文晏:我从影三十一年所有的历史题材里面最到位的
主要演员服装详解
第四章《我的团长我的团》那些人
孟烦了:岂日无衣
龙文章:男儿何不带吴钩
迷龙:望极天涯不见家
郝西川:不诉离觞
虞啸卿:与子同袍
阿译:虚负凌云万丈才
不辣:位卑未敢忘忧国
张立宪:少年鞍马尘
上官戒慈:春水桃花待北归
陈小醉:塞外征人殊未还
克虏伯:良马足因无主踠
康丫:弃身锋刃端
豆饼:丈夫未可轻年少
丧门星:故人不用赋招魂
李梁:万里赴戎机
蛇屁股:刀头百万英雄泣
第五章《我的团长我的团》全记录
《我的团长我的团》大事记
剧组的一天
演员选择
后期制作
附录:《我的团长我的团》分镜头脚本节选
第六章《我的团长我的团》关键词
第一节片场的欢乐与哀愁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内——当一群刻苦的人集合到一起
关键词:造型黑皮特征受伤安全笑场打戏火花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外——快乐的片场进行时
关键词:恶作剧照顾松果事件杀人游戏狗肉食物团队合作方言康洪雷事故
第二节生活在腾冲
关键词:进组军训合宿业余生活生病晒黑泼水节地震足球赛再见《团长》
第七章从地面走向卫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发行新路
制作理念
发行营销
附录:寄语《我的团长我的团》
书摘插图
第一章《我的团长我的团》,从零开始
第一节缘起远征
吴毅:《我的团长我的团》缘起
2006年,我跟康洪雷签约华谊以后,第一部作品就是《士兵突击》。《士兵突击》是3月10日在云南昆明市郊开始拍摄,6月23日摄制完成。而天意影视公司8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可以说公司的筹备组建与这部影片的拍摄是同步进行的。
完成《士兵突击》之后,按照我们最初的设计,是准备要拍《隋唐演义》的,也是兰哓龙的本子。但是在这个项目启动的过程中,《士兵突击》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逐渐表现出来;《士兵突击》将隐秘在人们内心的声音表达了出来,将散落甚或是故意掩埋的主流价值观,重新汇聚并释放出来,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比我们当时做这部剧时所能预想的要大的多。我们将这个时代原本应该有的精神与风貌,通过一个朴素的故事,通过一种真诚的方式具象出来,使广大观众产生了认同感。我们的电视剧广受欢迎,也使我们意识到,电视剧或许已经开始由娱乐的附庸回归到媒体的社会责任上来,因为主流价值观通过我们作品的渲染所产生的说服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比教科书的宣讲和政府的新闻管制更强大。我们希望将《士兵突击》创造的神话延续下去,而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希望将这种人性深度的表达延续下去。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和精神层面的撕裂未还原人最初的本质,在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理想之间架一座桥梁。这种情绪一直缠绕并支撑着我们,于是我们又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
2007年2月的某一天,我和洪雷、兰晓龙在讨论2007年公司拍摄项目时晓龙提出了一个关于远征军的新案子。远征军以及滇缅抗战是一段比较重大的历史,很多影视制作者对这个题材都很感兴趣——一方面因为它鲜为人知,但同时又非常震撼,其中包含有很强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危机的时刻,奋起抵御外来入侵,必然有鲜明的正义和非正义的交锋。要知道那个时候有上十万最精锐的部队投入进去,很多热血青年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情况下组成这样一支军队。那段历史很有意义,非常值得书写。而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开掘这个题材赋予的独特视角、风格和艺术特质,开创一次战争题材电视剧的新突破。所以我和洪雷当即决定请晓龙先完善这个创意。他大概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拿出了大约二十六万字的大纲。这样我们在2007年4月决定拍摄《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
应该说投拍《团长》这部戏是在准备并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做的一件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非常好地接上了《士兵突击》的气口。作为制片方,我觉得我们比较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气口,在今天看未,选择这个题材、这部戏是非常正确的。
康洪雷:真诚做艺术
看了《史迪威日记》后,我去滇西走了一圈,其实我跟那些老军人正面接触很少,因为我不能去碰触他们,看得历史资料越多,越不敢去触碰。因为心疼,怕唯独的一个触碰、一个回忆让他们轰然倒地。本来现在已经是颤颤巍巍了,七十多的、八十多的、九十多的、一百岁的,每天都在去世。这份平静我觉得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还怎么敢让他们去触碰这个事情?就是不敢。我远远地看着他们活着的人,突然觉得中间那么大一个空间需要你去充填,这个充填就是我们的事情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就讲了一个六十年前的故事,是六十年前的一个中国军人的故事,又是一个大家非常陌生的滇西发生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里,从我生下来的时候,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在我们的参考书里从来没有涉猎过的故事。那么突然发现这个六十年前的故事如此之激荡、如此之悲壮、如此具有历史价值,我突然觉得,知道这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亏欠不已。那么在我们手里,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做出来,让大家觉得我们还有这样的中国人,我们还有这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历史响当当在那个时候就放在那儿,你觉得你不拿出来,你不是罪人吗?于是平我就做了。
那样的历史,我们怎么来抗战;思考现在,我们怎么来面对未来。周恩来总理很多年前就说过,“记住历史”、“不计前嫌”、“展望未来”。我觉得这是开拓疆场的一个心态。历史我们要记住,我们为什么挨的揍啊?是西方列强太强大了吗?No!是我们自己出问题了,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这个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定要告诉大家,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一直挨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战又屡败。
《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在锻造魂魄,打造一个有民族脊梁的东西。通过团长龙文章的到来把整个团的魂魄,从个体的,到最后捋顺了,捋成一个整体的魂魄,成为一个巨人。然后这个巨人再学习技术,学习各方面的技术,滚成一个巨大的巨人。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方向和心态。
经过两年的努力,从07年到09年三月份真的是整整两年,《我的团长我的团》正式出炉。从我们开始谈创意,到我们带着作者下去采风,到我们整体在滇边见到的所有所有,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发生的变化,到逐渐从一个概念走向一个具化,具化又走成一个特别具体的台词和每场戏,从每一场戏又走到非常具体的人物,然后到实地拍摄。实地拍摄经历了那么多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咬紧牙关一一克服,我们终于走到了今天。那么现在整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戏,我觉得我是非常对得起那些爱我的观众们的。因为我们特别真诚,用非常真诚的一种态度,非常真诚地来把这个事做完,中间没有一丝的侥幸之心。
态度太重要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电影电视大家就是觉得不好看,是什么问题?我老觉得创作态度很重要。我们要真诚。现在的中国人需要真诚的态度。因为现在社会上所谓的欺诈——不尽如人意的东西太多了,民众太渴望真诚的态度了。我觉得不管什么电影、什么题材、什么样的东西,一定要以真诚的态度来感染你想感染的所有人。如果期望利用一个技巧或者用一些特别的、你认为是一种所谓的智慧来让观众认为,你认为观众达不到这种智慧,你能出奇巧,我觉得你是一头愚蠢至极的驴子,就是这样。因为我觉得好电影都是满怀着真诚来做的,它是用你的手把这个事捧在手心里、仰视着它做出来的东西。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同行都是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在做这个事情。因为如果你自己不真诚,观众肯定不会真诚地接受你所传递的东西。因为它是艺术,是比技术还难的一个东西。
兰晓龙:从虚无里面抓东西
当时需要一个项目往下操作,刚开始本意是想做《隋唐演义》,仍是和老康合作。我作为编剧这边没什么障碍,对那段故事从小就很了解,也有自己新的解读,但老康对《隋唐演义》的要求却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背景、文化、人物的概念,虽然我尽量把今天包容在里面,但老康作为一个导演来说,他需要了解唐朝的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唐朝的时候没有凳子,那应是怎么样的一个坐姿;比如说喝茶的杯子、茶都是什么样的感觉。他会要求这种很肉感的东西来表现那个时代的一种内涵。所以老康要进入这样一个题材比较慢,很困难,当时就很辛苦。我认为今天的编剧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是半个制片人,不能纯粹是一个案头工作者,把资料写完就可以了。所以我就跟老康探讨,后来给了老康一个新的资料,是原来我做电影的时候跟人做的一个电影策划案,写的是史迪威,一万多字。当时就是给老康看看,没想用这个替代《隋唐演义》。
那天晚上我六点多钟发给老康,他看到晚上两点多,看了一晚上累得第二天上午肿着眼睛就去了公司。我中午去了天意之后,我们就开始聊远征军,聊了二十分钟以后,我们就跟吴毅说,不做《隋唐演义》了,我们要做远征军。当时我们只能说是走着瞧,立刻开始准备,一个星期后去了云南。
当时去云南的时候,我对要写什么、什么人物、什么故事,脑子里都是一概没有的,全是空白,这其实很离谱,我还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只知道故事是在这个环境中发生,然后直接就去看景了,当时心里很没底。但是这样也好,我们在云南转了有一个多月,基本上是看着一个山头就开始对老康胡说八道,因为我是军队里的,对这个比较熟,有种做演习预战的感觉。一路上就扯,扯故事、扯人物,其实编剧就是一个从虚无里面抓东西的人。回来后我们就把项目立了、合同签了,然后就开始做大纲,三十万字的大纲八月份做完,之后就做剧本。
第二节远征故事
六十多年前,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一群疲惫的勇士正在行进……他们被空运到缅甸,又一路曲折回行。“回家”,他们心中最大的念想。
究竟发生了什么?六十多年前他们用生命和青春书写的历史,在今天将被如何看待?
远征军滇缅作战
滇,云南简称,中国西南重陲。
缅,缅甸,中南亚国家,中国西南近邻,自古便与中国交好。1885年沦为英属殖民地。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抗战爆发。8月,日本封锁中国海岸,阻止一切战略物资进入中国,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条后方国际通道保障抗战物资。经过协商讨论,中国政府于11月决定修筑滇缅公路。1938年春,滇缅公路筑路工程全线铺开,并于当年12月初步建成通车。1939年,随着日军入侵越南,封锁滇越铁路,刚竣工不久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
英国自二战爆发,便深陷欧洲战场,远东殖民地是其重要的物资支援保障,故而一直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以图力保后方的殖民利益。但妥协并未减缓日军南进的脚步,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轴心国企图把欧洲战场同亚洲战场直接联系起来,以达到其征服世界的目的。随着日本南进势头日趋猛烈,英国开始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寻求合作。日本的南进也对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构成了极大威胁,因而美国自1940年开始,逐步增加了对华物资援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