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透过镜头——战乱中的世界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外战争纪实,
作者: 《图说天下.透过镜头》编委会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19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630203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透过镜头,战争就在战地记者的眼前,生与死只在刹那之间,每次颤抖着按下快门,都是对战争所代表的野蛮,残忍和堕落的诅咒和责难。
本书汇集了90多幅战地摄影的经典作品,它们是战地摄影记者们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留下的闪烁记忆。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现代战争的真实面目,体会到沐浴在和平阳光中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内容简介
没有什么比定格的战场瞬间更令人难忘、震撼和彷徨,也正是这些不可复制的瞬间,赋予了战地摄影记者们无比强大的力量
本书汇集了90多幅战地摄影的经典作品,它们是战地摄影记者们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留下的闪烁记忆。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现代战争的真实面目,体会到沐浴在和平阳光中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准备好了吗?现在,就让这一幅幅带着沧桑的战争照片撕开我们的躯壳,直面我们的灵魂,考验我们的良知吧。
目录
开火瞬间
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准备进攻
“无畏”舰的时代
走向死亡的访问
来自空中的威胁
带防毒面具的士兵
“绞肉机”中的死亡
索姆河的“马克”
艳光四射的女间谍
泥沼中的挣扎
阿拉伯的劳伦斯
红男爵的葬礼
穿燕尾服的希特勒
亲临前线
白衣战士之死
战火残骸中的孩子
向着坦克冲锋
孤独的坦克兵
逃离敦刻尔克
希特勒在巴黎
写日记的姑娘
他们保卫着英国
伦敦街头的英王夫妇
泪洒马赛
大轰炸的死难者
劫后余生
进攻苏联
致命的寒冷
突袭珍珠港
中途岛上空的机群
废墟中的战斗
刺刀缴获坦克
雪中的狙击手
飞虎队在中国
华沙的悲剧
最长的一天
塞班岛上的战士
我还会回来
神风敢死队
三巨头
国旗插上硫磺岛
遍地尸骸
易北河上的握手
红旗在这里飘扬
他们投下了原子弹
胜利之吻
密苏里号上的投降
平壤大桥
临死前的祈祷
游向自由
“美国老爹”13号
带着伤员撤退
生存与死亡
英雄之死
受伤的战俘
街头死刑
美莱村惨案
达卡惨案
战火中的女孩
父亲回家
蒙眼的俘虏
逃离西贡
潘杰希尔山谷的战士
死了的和活着的
萨达姆的一家
痛哭的士兵
燃烧的油田
教堂中的骸骨
塔利班士兵之死
战争开始了
跳跃者
亲人出狱
危险的试探
遗体归来
书摘插图
开火瞬间
在19世纪末的世界地图上,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冰封荒芜的加拿大,还是炎热繁荣的印度次大陆;无论是流放之地澳大利亚,还是大西洋上的维尔京群岛,那代表着傲慢、自负的猩红色都是英属殖民地的主色调。然而像所有的世界性帝国一样,大英帝国海外扩张的脚步最终还是在布尔战争后停驻了下来。
在布尔战争爆发之前,南部非洲“真正的主人”是在150年前就移民到这里的布尔人。这些荷兰人的后裔建立了以白人为主体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治领,在英国人的虎视眈眈之下站稳了脚跟。然而到了1884年,一个名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勘探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一片牧场上发现了一个绵延500多于米的巨型金矿,它的黄金储量是地球上已知黄金储量的40%。这些黄澄澄、沉甸甸的财富迅速点燃了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仇恨的火焰,双方都想将金矿变成自己可以随意掏取的零用钱口袋。最终,一场残酷的战争在1899年10月11日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在开战后的最初一个星期,以逸待劳的布尔人大获全胜,数千名英军尸横沙场。为了摧毁布尔人的抵抗,英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迅速动员起来,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调集了将近50万大军向布尔人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的活动基础,英军修建了长达6000多千米的铁丝网和8000多座碉堡,他们纵火烧毁了3万多座布尔入的农舍、教堂和学校,炸毁了所有的水井,烧光了所有没来得及收割的庄稼,将13万布尔平民投入到了死亡集中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