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其他,

作者: 莫洪宪,万强主编

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1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4739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的论文集。所收录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常年工作在检察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有着深厚的理论涵养,又有着丰富的检察实践阅历,使得本书处处可见真知灼见。

本书对于相关实际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目录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调适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的关系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刑事检察政策的调适要求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刑事检察政策的合理调适

四、结束语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三、检察工作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

反商业贿赂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认识

二、商业贿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危害

三、反商业贿赂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

一、暂缓起诉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二、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论和谐视野下的检察权及其运用牛

一、和谐建设对检察权及其运用提出新课题

二、检察权及其运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和谐建设中检察权运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申诉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当把握五个总的原则

二、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贯彻“宽严相济”,应当正确解读“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

关于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

二、坚持“严打”工作机制与落实轻罪宽缓刑事政策的衔接

三、关于相对不起诉权的适用

论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一、监督制约侦查权与审判权是检察权诱发的历史动因

二、检察权是完善诉讼机制、促进诉讼公正的重要手段

三、检察权决定于我国宪政结构,符合权力配置的基本原理

浅议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探索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制度思考

不起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博弈分析

一、被害人对不起诉制约机制的创设及其制度功效

二、不起诉程序的内部规范——不起诉听证程序的引入

……

书摘插图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调适

徐汉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刑事检察政策决定着刑事检察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其提供宏观性、指导性的方针、原则和策略,必须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因此,研究新时期刑事检察政策调适问题,对于促进检察职能作用发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的关系

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以保障自由、维持秩序、实现正义之目的而制定和实施的准则、策略、方针、计划及具体措施的总称,是有效地与犯罪作斗争的方略。在我国,刑事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或者政法机关制定并经党和国家肯定、推行的,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指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