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方精编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方剂学,

作者: 连建伟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46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711265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收载了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疗效确实,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名方三百首,以法统方,系统地分十八章进行介绍。每首正方分组成、用法、功效、主治、证候分析、方解、临床运用、原书指要、方论选录、医案验证等十项;附方则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证候分析、方解等。全书收罗广博、条分缕析,详略适中,既言于古,更验于今,既例掌握,又裨读者更好地熟悉、掌握历代名方的临床运用规律,以适应当前临床实际的需要。

本书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以作临床和学习参考之用。

目录

绪言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

附方:三拗汤,华盖散,麻黄加术汤桂枝汤

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大青龙汤

附方:越婢汤

小青龙汤

附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葱豉汤

附方:葱豉桔梗汤香苏散香薷散

附方:新加香薷饮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

人参败毒散

附方:荆防败毒散,连翘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方:麻黄附子汤加减葳蕤汤

第二章涌吐剂

瓜蒂散

救急稀涎散

盐汤探吐方

第三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

附方: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附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更衣丸

第二节温下

温脾汤

三物备急丸

第三节润下

麻子仁丸

附方:五仁丸

第四节逐水

十枣汤

附方:控涎丹舟车丸

第五节攻补兼施

黄龙汤

……

第四章和解剂

第五章温里剂

第六章清热剂

第七章开窍剂

第八章补益剂

第九章固涩剂

第十章安神剂

第十一章治风剂

第十二章治燥剂

第十三章消导化积积剂

第十四章理气剂

第十五章理血剂

第十六章祛湿剂

第十七章祛痰剂

第十八章安蛔驱虫剂

方名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解表剂

凡用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肌表是人身的藩篱,所以六淫伤人,一般多先出现表证。所谓表证,就是邪在肌表,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等。又如麻疹初期、疮疡初起、水肿、痹证亦可见有表证。此时邪气轻浅,可用解表之法使邪仍从肌表而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就是表证的治疗原则。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而深入,致有传变之患。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由此可知,汗法居八法之首,是有深意的。

表证,又有风寒、风热的不同。风寒表证治宜辛温解表;风热表证治宜辛凉解表。此外,如果患者兼见气、血、阴、阳不足的,还须结合补益法,以扶正祛邪。因而解表剂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