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全二册)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旅游,旅游随笔,

作者: (澳)莫理循 图文,窦坤,海伦 编译

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33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449698包装: 盒装编辑推荐

1910年,莫理循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了。当时发行多少份《泰晤士报》,就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北京的莫理循”、“中国的莫理循”。这年,他进行了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途经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在考察途中,他采访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官府、军队和名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写了12篇报道,在《泰晤士报》上连载,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风情、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引起轰动。两年后莫理循被新生的民国政府聘为袁世凯政治顾问,连续为四任总统服务,直至去世。

本书收录莫理循此行拍摄并按日期编辑的照片约六百张,配以中英文对照文字说明。

本卷从莫理循自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至新疆乌鲁木齐。莫理循拍摄了大量路上所见自然景象、人物、遗址、建筑的照片。他尤其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景物着迷,有时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景观拍多幅照片,如嘉峪关的照片即极具代表性,他总计拍摄了近20幅,而且在报道中详加叙述,对于其历史、现状一一道来。读者对着照片,辅以报道,即可对当时嘉峪关的状况产生深刻印象。莫理循通过照片逐日详尽地记录了从星星峡至乌鲁木齐沿途所见北疆的山野、客栈、当地居民、差人、废墟或某地区同时存在的新旧两城。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乌鲁木齐拍摄了主张“新政”改革的巡抚王树根等官员的照片,也留下了被流放此地的维新人士彭翼仲、保守势力代表之一载澜等人的身影,并且保留了一些载澜本人拍摄的照片,《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套装全2册)》选人。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流放新疆的张荫桓同样引起莫理循极大的关注。早在l898年当年,莫理循就曾为营救张而煞费苦心,但为张荫桓所婉拒。来到乌鲁木齐后,他一路打听张荫桓的下落。原来,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慈禧太后下令将张处死。莫理循拍下了张被行刑的地点。这张照片以及前述图片,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均弥足珍贵。

内容简介

1910年1—7月,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对甘肃、新疆等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考察。期间,他拍摄了上千幅反映当地风情民俗和清末“新政”改革成就的照片。旅行结束后,他又从中选取658幅整理成册,每张照片下均写有简洁的说明。本图集就是在此基础上编译而成的。图集反映了西部当时真实的面貌,读者可从中认识和感受20世纪初西部中国的地理、气候状况,少数民族生存状态,清末“新政”的成果,如省咨议局、新军和西式学堂等,以及传教士在西部的生活,等等。本图集是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的生动而丰富的图像资料。

目录

上册

前言(阿拉斯戴尔)

序(沈嘉蔚)

编者的话

北京

华州

兰州

凉州

甘州 肃州

嘉峪关

星星峡

哈密

乌鲁木齐

下册

编者的话

伊犁(一)

伊犁(二)

喀什(一)

喀什(二)

乌鲁克恰提 叶金 要塞

附录

1.端方介绍信

2.莫理循西行备忘录

3.《泰晤士报》社论(1910年9月26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