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现代史(1919-1949),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共三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3099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的汇集。所收论文共80余篇,内容涉及抗战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战之关系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探讨深入,既是对胜利60周年的纪念,也是近些年学术界有关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因而对于了解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推动研究的深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上卷
伟大的胜利光辉的旗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一总论
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论抗日战争史的性质、地位及有关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国崛起的开端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台湾光复的历程及伟大意义
从台湾抗日运动诠释台湾民族主义——评介《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
还中国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应有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日本侵华70年历史的终结
中国共产党是引导中华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东京审判的正义性岂容抹杀
二日本侵华
日本军国主义与强权政治
关于日本军国主义
有史为证: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庞杂的精神糟粕
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对日本内外政策的影响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对国民思想的影响和毒害
试论战前日本右翼与军国主义的内在关系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的形成与膨胀
试析日本近代家族制度与军国主义的内在关联
略论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对日本民众的宗教专制
日本侵略战争期间的军国主义妇女团体
武力与资本的新结合——满铁受挫华北开发会社设立
满铁与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以前的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
中卷
下卷
后记
书摘插图
上卷
伟大的胜利光辉的旗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冷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的今天,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投降,标志着日本国家与政府近代以来所奉行的海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彻底破产,标志着日本发动的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各国的侵略战争的最终失败及其在海外殖民统治的土崩瓦解,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引导下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8月15日不论是对中国人民来说,还是对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日子。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学术会议,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有着巨大而深刻的意义。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近代以来,在来自东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侵略和残酷蹂躏下,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和灾难之中。百年中国近代史,同时也正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