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4版)

分类: 图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库理论,
作者: 靳学辉,边晶,陈立编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 474000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 2009/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10740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和Microsoft公司最新推出的可视化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 8.0。Visual FoxPro 8.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完全兼容以前的版本,同时增加了许多交互式的功能。Visual FoxPro 8.0与Internet有更紧密的联系,不但支持以前的Web发布、Web服务器及支持XML,而且提供了强大的在线支持。在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中还增加了数据库新技术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1.1 EDP技术的发展阶段
1.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库系统方法
1.2.1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2.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2.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2.4 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1.3 现实世界的数据描述
1.3.1 信息的三个领域
1.3.2 常用术语
1.3.3 实体联系模型
1.3.4 数据模型
1.4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
1.4.1 层次模型
1.4.2 网状模型
1.4.3 关系模型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5.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1.6 数据库的新技术
1.6.1 分布式数据库
1.6.2 面向对象数据库
1.6.3 数据仓库技术
1.6.4 数据挖掘技术
习题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2.1 关系模型概述
2.1.1 关系数据结构
2.1.2 关系操作
2.1.3 完整性约束
2.2 关系数据结构
2.2.1 数学定义
2.2.2 关系的性质
2.2.3 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
2.2.4 关系系统
2.3 关系的完整性
2.3.1 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
2.3.2 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2.3.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
2.4 关系代数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3.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3.1.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
3.1.2 SQL语言的特点
3.2 数据定义
3.2.1 定义基本表
3.2.2 修改基本表
3.2.3 删除基本表
3.2.4 建立索引
3.2.5 删除索引
3.3 查询
3.3.1 单表查询
3.3.2 连接查询
3.3.3 嵌套查询
3.3.4 集合查询
3.4 数据更新
3.4.1 插入数据
3.4.2 修改数据
3.4.3 删除数据
3.5 视图
3.5.1 定义视图
3.5.2 查询视图
3.5.3 更新视图
3.5.4 视图的特点
3.6 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3.6.1 数据控制简介
3.6.2 授权命令
3.6.3 收权命令
习题
第4章 Visual FoxPro 8.0简介
第5章 Visual FoxPro 8.0编程基础
第6章 使用项目管理器创建表
第7章 数据库与数据库表
第8章 视图与查询
第9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简介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第11章 表单
第12章 菜单
第13章 报表与标签
第14章 综合实例
附录A 常用命令及功能
附录B 常用函数及功能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Database,DB)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使计算机应用渗透到了工农业牛产、商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以及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微型机出现,在多数微型机上配置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使数据库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为核心、内容丰富、领域宽广的一门新学科,带动了一个巨大的软件产业,它包括DBMS产品相关的各种工具以及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章首先介绍一些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回顾了数据管理技术的3个发展阶段,接着介绍数据库系统方法、现实世界的数据描述、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有关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抽取、传播等工作,其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数据,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工作,所以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早期的数据处理是用各种初级的计算工具,如算盘、手摇计算机、电动计算机等,这是手工数据处理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高效率存储设备的出现,使数据处理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不仅加快了处理速度,而且扩大了数据处理的规模和范围。这时把电子计算机进行的数据处理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简称为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1.1.1 EDP技术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