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水立方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见证水立方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体育/运动,奥林匹克 ,

作者: 康伟著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11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112604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眼见为实,这是一本平实的书,也是一本华丽的书,更是一本深情的书;平实指的是平实的文字,华丽指的是精美的图片,深情指的是其中饱含的激情。

本书旨在讲述水立方——这一中国现代特殊建筑诞生的过程,以时间为主线,以大量图片及文字为表现手段,描述了每一年水立方最具特色的事件,从非典时期水立方设计方案的如何产生,到水立方特殊结构的如何建造,到水立方奥运会如何由水立方变成水魔方,再到水立方赛后的如何运营,读者会在此探寻到水立方的成长历程和水立方提倡的奥运场馆运营理念,并会以水立方成长为例,了解到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缩影。本书作者作为水立方项目的总指挥,亲历了水立方建设的每个细节。本书的文字言简意赅,语言平实朴素,图片则张张精美。

目录

自序

二○○二年 申奥成功后的启动之年

激情与理性交融,现实中面临角色的转换

一切,重于泰山

很难忘却

水立方的意义

组建最规范的团队

二○○三年 非常时期的开工之年

水立方“出生”在中国“非典”时期

非典时期的国际设计竞赛

先遣部队遭遇搁浅

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二○○四年开工后的第一年

水立方,第一个真正开工建设的奥运工程,高处不胜寒

天有不测风云

泰山石的故事

二○○五年 最为艰难的一年

成败边缘,背水一战

钢结构的艰难建设历程

二○○六年风云多变的希望之年

“泡泡”终于在阳光下闪耀

ETFE膜国产化的初次尝试

二○○七年决战之年

一起走过最后艰苦的日子,刻骨铭心

奥运会的代价——比赛大厅摄像机吊杆的故事

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现场协调会

一段鲜为人知的弯路——“整体石材地面”的历史

二○○八年奥运来临的那一年

水立方变成了“水魔方”。超乎想象的成功

又是一个差点没完成的任务

国旗国歌背后的故事

水立方见证了历史时刻的诞生

奥运时期的“水立方”冰川水

奥运无小事时刻都是事

国家游泳中心工程建设大事记

艺水流年

后记

书摘插图

二○○二年 申奥成功后的启动之年

激情与理性交融,现实中面临角色的转换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申奥失败和第二次申奥成功,两次难忘的时刻,恰赶上我均在国外。身处异国他乡,周围陌生的面孔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了解我一个亲身参加过申奥工作的中国人,在那瞬间的感受和心情,这将使我终生难忘。

北京在2002年就启动了奥运主要场馆的筹建工作。申奥成功的喜悦逐渐回归理性时,奥运场馆建设与其他任何建筑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已经决定了一个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也是当时筹建工作首要解决的:在满足奥运会比赛需要的最基本前提下,赛后如何使用?所以建设规划已不仅仅停留在建设的层面上——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触手可及的三十年,必须提前规划。

现在回想,难忘的是在市计委(现为市发改委)、市规委以及刚刚成立的北京奥组委几大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的日子,也更难忘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支持的各级领导,正因如此,今日的鸟巢是国内首例实行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中文译为公私伙伴关系)经营模式的体育场,这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经营模式;今日的水立方拥有了实际上赛时近8.7万平方米、赛后9.4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超越了历届奥运游泳场馆的限制,也避免了历届奥运游泳场馆面临的赛后闲置或大规模扩建的尴尬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