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运输经济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运输经济 ,

作者: 杭文主编

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0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1155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为主要使用对象,也可以供相关研究、教学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参考。书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篇是运输需求,包括第2、3、4章,分别讨论运输需求的基本概念、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第二篇是运输供给,包括第5、6、7、8、9、10章,分别讨论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运输成本、载运工具的供给、运输基础设施的供给、运输的外部性以及运输企业,其中,第10章为选修章节;第三篇是运输市场,包括11、12、13章,分别讨论运输服务的定价、运输市场结构和运输市场中的交易成本;第四篇是运输政策,包括第14、15章,分别讨论运输外部性的控制和运输管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分析和描述.同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博弈论等槲关学科的基本思想,以大量具体的运输经济问题、特别是新时期中国的运输经济问题为主要关注对象,力图使读者理解运输经济问题的特点及其与一般经济理论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去探寻和解释运输经济活动所涉及的需求者、供给者在受政府管制的运输市场中的行为方式和相互关系。

全书共分四篇15章,第一篇,重点介绍运输需求;第二篇.重点分析运输供给;第三篇,重点介绍运输市场;第四篇,重点探讨政府的运输政策。

本书以交通运输、交通七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牛和硕士研究牛为主要使用对象,也可供其他专业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1 运输经济学概述

1.1 运输经济学概述

1.1.1 运输与经济学

1.1.2 运输经济学的定位

1.2 运输经济学的发展

1.2.1 学科的国外发展情况

1.2.2 学科的国内发展情况

1.2.3 运输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3 运输经济学的学习

1.3.1 运输经济学的学习意义

1.3.2 运输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 运输需求

2 运输需求概述

2.1 运输需求的概念

2.1.1 需求理论概述

2.1.2 运输需求概述

2.2 运输需求的特点

2.3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

2.3.1 运输服务的价格

2.3.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2.3.3 其他运输服务的价格

2.3.4 需求者的偏好

2.4 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

概念复习

思考题

3 货物运输需求

3.1 生产地的区位决定

3.1.1 运输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3.1.2 工业区位理论

3.1.3 区位理论的发展

3.2 货物运输需求的属性

3.2.1 运输距离

3.2.2 货物批量

3.3 货运需求的影响因素

3.3.1 运价水平

3.3.2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3.3.3 偏好

概念复习

思考题

4 旅客运输需求

4.1 人们的交通需要

……

第二篇 运输供给

5 运输供给概述

6 运输成本

7 载运工具的经济特性

8 运输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

9 运输的外部性

10 运输企业

第三篇 运输市场

11 运输服务的定价

12 运输市场结构

13 运输市场中的交易成本

第四篇 运输与政府

14 运输外部性的控制

15 运输管制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运输经济学概述

学习目标

理解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了解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理解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经济学的常见逻辑错误。

1.1运输经济学概述

1.1.1运输与经济学

运输(transport),指的是人或者货物通过运输工具经由运输网络,由甲地移动至乙地,完成某个经济目的的行为。简单地讲,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与物的空间位移。需要说明的是,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人与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几乎无所不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都属于运输经济学探讨的范畴。经济活动引起的物质移动有很多,除了一般了解的货物运输,还有输电、输水、供暖、供气,还有电信部门传输的信息等等。这些物质移动也产生物质位移,在一定意义上说与货物的移动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太大区别,而且其中有一些电确实就是从货物运输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但是,由于输电、输水、供暖、供气和电信传输都已各自拥有独立于交通运输体系的传输系统,它们完成的物质位移不再依赖于人们一般所承认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这些形式的物质位移不包括在运输领域中。

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生产、生活所需要聚集的必要要素种类少。因此,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域小,且在大地域范围内的流通频度也很低,只在一窄小范围之中相对较高,所以在这种社会中经济是以“板块割据”的形态出现。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生产产品的单调而导致各经济板块具有同质性,经济的同质性则使其流通域中的流通频率低,强度小,这时的运输并非现代意义上一种产业。因此,有学者认为,包括运输经济学在内的任何一种经济学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只有当流通的涉及面广、强度大、方向复杂、频繁重复时,研究其有效性才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或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