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分子生物学(李兴玉)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简明分子生物学(李兴玉)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分子生物学,

作者: 李兴玉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 374000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 2009/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440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本质的学科。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力图以短时、快速的方式使学习者掌握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生物学中的疑难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内容包括基因克隆、PCR、DNA测序、蛋白质合成等分子生物学核心技术及所有理论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简明扼要,示图精彩,文字精练,通俗易懂,适合干综合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作为化学和其他专业及生物技术公司职员学习分子生物学的自修读本。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1.1.1核酸

1.1.2蛋白质

1.1.3细胞信号转导与通讯

1.2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1.2.1分子生物学的开创时期

1.2.2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时期

1.2.3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应用时期

1.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1.3.1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

1.3.2环境分子生物学

1.3.3艾滋病研究

1.3.4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

1.3.5细胞膜受体的研究

1.3.6中医分子生物学

参考文献

第2章核酸

2.1DNA复制

2.1.1DNA复制体系

2.1.2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

2.1.3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2.1.4线粒体DNA的复制

2.2RNA种类及其特点

2.2.1tRNA结构及功能

2.2.2rRNA结构及功能

2.2.3mRNA结构及功能

2.2.4nRNA的功能

2.3DNA的损伤与修复

2.3.1DNA聚合酶的“校正”修复

2.3.2光复活修复

2.3.3切除修复

2.3.4重组修复

2.3.5错配修复

2.3.6SOS修复

2.4核酸含量检测

2.4.1定糖法

2.4.2定磷法

2.4.3紫外分光光度法

2.5核酸研究新进展

(专题讲座,授课老师选题并安排)

参考文献

第3章基因转录与调控

第4章基因工程

第5章PCR技术

第6章核酸序列分析

第7章蛋白质合成

第8章分子杂交技术

第9章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及分析

第10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11章分子生物学中的新技术及原理

第12章分子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书摘插图

第1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本质的学科。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基本上自成体系,但与发展起源的学科之间仍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已成为解决所有生命科学难题的领头学科。

1.1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核酸和蛋白质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核酸为中心,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规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现象等,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核酸、蛋白质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信号传导与通讯等。

1.1.1 核酸

自从发现核酸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表达为蛋白质使基因的功能得以实现。因此,核酸分子与其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密切相关。人体每个体细胞基因组有31×108bp,其中包含了3万~5万个基因。除细胞核基因组外,在人体细胞中,还有线粒体基因组。因此,在一个体细胞内有2套基因:一大套基因为细胞核中的基因组,就是我们熟知的HGP测序的那部分DNA;还有一小套基因,即线粒体基因组,它也是DNA。经过研究证实,线粒体基因组有16569bp,含有37个基因,其中24个基因编码合成蛋白质时所需的RNA(22个tRNA和2个rRNA),还有13个基因参与编码呼吸链关键性复合酶的亚单位。在这些基因组中蕴藏着大量的遗传信息,保持着种系之间的特异性。每一个生物种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基因表达的mRNA,翻译成蛋白质,实现其功能。这一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众多酶和tRNA的参与,最终完成了合成蛋白质的任务,使得生物体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长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