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司法评论(2008年卷)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东南司法评论(2008年卷)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司法案例,

作者: 齐树洁 主编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52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323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降,基于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内在要求,以“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为主轴的司法改革浪潮风靡全球,声势浩大。在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审判方式和诉讼制度改革,先是由法院主导,继而发展为由中央统一组织协调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然而,由于法律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等不同形成的国情差异,中国的司法改革不仅要积极回应广大民众的司法需求,增强司法能力,有效解决诉讼迟延、费用高昂、程序烦琐等普遍性问题,而且要紧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司法理念、诉讼模式乃至纠纷解决机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而这两方面的改革实践,都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因素构成的现实制约,才不致陷入窒碍难行的困境。职是之故,中国司法改革所具有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和挑战性是空前的,称之为一项庞大的法治系统工程,或不为过。

司法改革的开展,既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也需要学术话语的缜密论证。近十年来,我国学界竞趋新潮,围绕司法改革问题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理论成果异彩纷呈,蔚为大观。司法研究借以附丽的诉讼法学也因之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回顾我国近年来司法改革的历程,不难看出,但凡经得起实践考验、至今仍在有效运作的重大举措,无一不是在充分吸收这一时期法学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稳妥出台的。

目录

发刊词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简介

厦门大学法学院简介

司法理论

法院调解要做到“事实清楚、分清是非”

司法过程中影响事实认定之诸因素分析

《民事诉讼法》新修订条文之初步评析

论当事人协力义务的正当性与制度构建

司法调研

关于医疗纠纷案件相关法律问题的调研报告

东莞法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调研报告

厦门市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调研报告

临夏市回族民间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未成年刑事审判工作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论我国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之检讨与重塑

论“赔钱赎刑”之正当性和合法性

论我国初任法官遴选制度的重构——以审判职权的配置和运行为视角

试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

关于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论我国仲裁协议制度之完善

审判实务

寻找公平正义的支点——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案例指导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以刑议罪:刑事司法裁量的逆向思维路径

股东出资瑕疵之法律责任与救济

论“三元结构模式”视野下刑事被害人地位的反思与重构

试论我国犯罪被害人损害救济诉讼模式的完善

探望权行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对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之评析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之反思——以证据失权为中心

解读“彭宇撞人案”的一审裁判——“家犬之法”抑或“野马无缰”?

域外司法

书摘插图

司法理论

法院调解要做到“事实清楚、分清是非”

一、问题的提出

法院调解作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纠纷解决制度,近年来得到重视。在审判实务中,许多民商事案件以法院调解的方式得以解决,法院调解成为我国民事审判最富特色的制度。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法院调解结案数量尽管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现象,但是,调解撤诉率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如2003—2007年间,在审结的民事案件中,有50.74%的案件经法院调解诉讼双方当事人和解,或达成和解协议,或撤回起诉。在“和谐司法”理念的指导下,法院调解热潮再次扑面而来,司法经历了从重调解轻审判到重判决轻调解再到目前重调解轻审判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受实践的驱动,理论界也刮起对法院调解制度研究的旋风。在众多的话题中,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的争论激烈,大体上形成了“支持说”和“否定说”两种泾渭分明的树立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