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基因组学实验指南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环境基因组学实验指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 (德)马丁主编,杨军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13000版次: 1页数: 279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3317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的目标是为希望使用基因组学回答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家提供一本手册。考虑到现有领域对完整环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全基因组和染色体突变检测;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对基因组多样性和多态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希望这些研究的综合能够降低环境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并提供一个决定环境效应、保证人类健康和自然物种可持续性的系统化框架。

内容简介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已从针对单个基因、单一细胞或个体的研究向整合的系统生物学方向发展。推动这一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新的高通量分析技术,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出现。许多传统的学科在与这些新兴技术结合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是在这样一种新“革命”形势下,本书应运而出。本书以方法学为主,集中介绍了在机体对环境应答中基因表达谱、全基因组和染色体突变,以及基因组多样性和多态性三方面检测的新技术、新进展。

本书对于从事环境科学、毒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而言是一本极好的实验指南参考书。

目录

致谢

前言

Ⅰ 基因表达谱分析

第一章 高通量整体原位杂交检测环境干扰斑马鱼胚胎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改变

第二章 荧光RNA随机引物触发的聚合酶链反应——一种新的用于检测野生物种中由污染物引起的基因表达改变的差异显示方法

第三章 cDNA宏阵列方法分离拟南芥的臭氧应答基因

第四章 通过cDNA宏阵列和基因表达谱检测环境毒物的毒理效应

第五章 cDNA文库的构建和筛选一在外界环境压力条件下,新表达基因的鉴定方法

第六章 比较分子生理基因组学——cDNA阵列的异种杂交

第七章 以AtT20脑垂体细胞作为模型进行神经内分泌肽能系统干扰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第八章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海洋环境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

第九章 应用1H-NMR波谱的环境代谢组学研究

Ⅱ 检测全基因组突变

第十章 限制性酶切标记基因组扫描检测基因突变

第十一章 彗星实验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微核实验在染色体水平检测DNA损伤

第十三章 荧光素原位杂交探测环境毒物导致的染色体畸变和非整倍体

第十四章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人类和小鼠精子中染色体结构畸变探测的实验室方法

Ⅲ 物种多样性的鉴定

第十五章 DNA条形码的收集——分析方案

第十六章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检测环境样品中元基因组多样性

第十七章 16S RNA靶向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微生物菌群

第十八章 基于乳剂多聚酶链反应的分子单倍型分析方法

索引

图版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高通量整体原位杂交检测环境干扰斑马鱼胚胎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改变

概论

整体原位杂交是一个可以观察完整生物体内细胞基因表达(mRNA)的过程。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生物体的基因表达区域的差别,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暴露对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影响。这个技术是对现有的基因表达谱技术的补充,例如DNA芯片技术只能反映一个生物或组织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整体原位杂交可以在整个生物体内检测表达某个特殊基因的细胞分布情况。而当从整个生物体提取RNA样本并检测时,在整个基因表达的水平上就不能反映表达某个基因的细胞分布的微小变化。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使得整体原位杂交方法与高通量的基因组研究技术一样被人们广泛接受。结合自动化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这一方法可以对如亚致死剂量环境毒素暴露后导致的组织和基因的微小变化进行有效的定量。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